大S日本病逝暴露流感危机:超950万患者背后的救治困局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5-02-06 04:01 1

摘要:据台媒爆料, 5 日下午,大 S 的骨灰搭乘私人包机返回。当飞机缓缓落地台北,这片承载着她诸多回忆的土地,再次与她重逢。

据台媒爆料, 5 日下午,大 S 的骨灰搭乘私人包机返回。当飞机缓缓落地台北,这片承载着她诸多回忆的土地,再次与她重逢。

有媒体及时晒出现场图片,画面中,一辆白色车辆静静等候,将承载着大 S 骨灰的容器小心接入车内。这画面,让无数关心大 S 的网友为之动容。

2025年1月29日,大S与家人赴日本箱根度假期间出现咳嗽、哮喘症状 。

1月31日首次送医后仅被开药返民宿,2月1日转诊至大医院确诊甲流,次日凌晨病情急转直下,最终因流感并发肺炎及器官衰竭去世 。

整个病程仅4天,凸显流感快速致死的风险。

这不是个例,而是被忽视的“高危现实”:流感病毒不仅攻击肺部,还会削弱身体抵抗力,导致患者很容易发展成肺炎、血液感染等致命并发症,你以为它是“普通流感”,其实它是“致命杀手”。

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数据显示,2024年9月至2025年1月末累计确诊952.3万例流感,93%为甲型H1N1变种,数量惊人。

东京医院最近的急诊病人实在太多,根本应付不过来,只能暂停接收病人。不少患者没办法,只能跑到隔壁县找医院看病。

流感对老年人、孕妇、有基础病的人特别危险。

1. 分级诊疗变“绊脚石”

日本看病有个规矩——小病先找小诊所,实在严重了才去大医院。

其实也不仅仅日本如此,好几个发达国家都是这样。这种设计的初衷本来是想让病人别都往大医院挤,既能保证危重病人有床位,又能让医疗资源用在刀刃上。

但现实中,反而让许多患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大S就是因为初诊时仅被开药,未能得到抗病毒治疗,错过了黄金48小时。

2. 语言与药物壁垒,让外籍患者更难生存

对于不会日语的外国患者,日本医院并没有完善的多语言支持,很多医生甚至会因为沟通困难而拒诊。例如,冈山大学医院要求非日语患者自带翻译人员。

像奥司他韦这种特效药全被大医院囤着不用,可社区诊所急用的时候反而开不出药。

3. 机制僵化,抢救黄金期白白浪费

日本早在2022年就通过了《应对流行病新法案》,但直到2024年才正式实施,即便如此,大部分医院还是把流感当普通发烧咳嗽来治。有些病人明明都喘不上气,医生还是按普通感冒的标准处理流感患者。甚至即使肺炎征兆明显,依然得不到重视。

面对如此种种,你能想象,即便身处医疗水平全球前列的日本,一位知名艺人,依然无法突破这重重医疗壁垒。

很多人把流感和感冒划等号,殊不知,流感可导致肺炎、心肌炎,甚至器官衰竭。全球每年有数十万人死于流感相关并发症。

在国外万一病了,记住两件事:第一赶紧找医院别硬扛,第二搞明白当地看病流程。

大S的离世,暴露了日本医疗体系的短板——医生护士就知道死守流程,遇上紧急情况也不会变通!等流程走完了,人也凉了!

大S是一个“明星”,尚且如此,只是上个热搜,普通人碰上这种事,更是连水花都没有了!

这个冬天,我们或许更应该关注的不仅仅是“谁离开了”,更是“如何让更多人留下来”。

---

来源:夏天微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