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抢救细节曝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5-02-06 17:19 2

摘要:刚抵达日本的1月29日,大S其实就已经发病,出现咳嗽哮喘症状,且无好转。

普通人无法想象,一场流感,5天内就夺去了一条鲜活的生命。

其实这种诧异并非错觉,或许,悲剧本不该发生。

根据这两天媒体的报道,大致可以拼凑出大S最后几天的治疗与抢救过程。

来自负责大S家庭日本旅行的导游的信源称:

刚抵达日本的1月29日,大S其实就已经发病,出现咳嗽哮喘症状,且无好转。

当日下午三点,司机接到S一家前往酒店。

在途中,大S的状态看起来不太好,嘴唇发紫,还靠在具俊晔身上,看起来很难受,明显处于身体不适的状态。

1月31日,大S病情突然恶化,被救护车送往箱根当地诊所(小医院)急诊,随后被送回。

2月1日,在从箱根前往东京途中,大S病情依旧险恶,又被送往一家小医院,但小医院表示看不了,只是开了药,并推荐去东京的大医院。

但家人并未将其送往东京,当天后半夜,大S病情再度恶化,又送往医院。

可惜的是,此时经过治疗,还是无效,2月2日早上,大S过世。

还原整个过程 可以看到,大S之所以走得如此之快,其实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本身有基础疾病,她有心脏病,还有严重的癫痫,自身免疫力低下;

二是家人的疏忽与大意,没有第一时间将其送往东京大医院;

有人发现,就在大S躺在医院与病魔抗争的时候,小S和徐妈妈竟然还在同一天还进行了热舞、摆拍并发布视频。

谁能想到,此时距离大S离世仅剩几个小时。

最后,最关键也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是,号称世界一流的日本医疗水平,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强大。

在流感治疗的黄金48小时里,他们并没有对大S采取过真正的有用的手段。

第一次去看急诊,医院竟然没有让大S留院观察;第二次去看的基层医院,直接表示看不了;到第三次送往医院,抢救手段似乎也不多,回天乏术。

据透露,大S当时血氧饱和度降至89%,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危急的信号(疫情之后,奉劝大家一定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血氧情况)。

正常人的血氧饱和度通常应在95%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本应采取紧急的急救措施,但遗憾的是,大S并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从而遗憾离世。

多么讽刺,又多么荒唐。


日本那么发达,为什么大S得个流感都治不好?

你们得清楚一件事,在日本看病,跟在国内不一样。

其实日本现在流感高峰都过去了,跟流感关系不大,大S本来可以不死,她这病恶化跟箱根那地方医疗条件不好有关系。

去国外旅游,别光顾着玩的高兴,千万要想清楚当地的医疗情况。

也不要想当然说日本是发达国家,不用担心,大错特错。

日本当时新冠的时候,因为医疗系统崩溃无法收治,在家等死的例子太多了。

大S这次去日本,旅游地点也不好,箱根虽然是旅游胜地,大家都喜欢去泡温泉,但是有个致命问题就是,这地方又旧又破。医疗设施当然比不上东京大阪这样的城市。

在日本,大多数医院和诊所都需要预约,特别是大型医院和专科医生。

别管你是有钱有势,如果没有预约通通不行,就连一些小型诊所(クリニック)也都给惯的实行完全预约制。

就算你约上了,日本小型诊所的看病能力非常有限,一般都是家庭作坊式,人数非常少。

而且我们是外国人,不会说日语更麻烦。你连病情都说不出来,日本人出于风险考虑,是会拒绝接待你的。

这也是为什么日本有很多「医疗翻译」岗位应运而生。

最后,大型医院和热门专科医生99%情况下,不接受当天挂号。

像大S这种急性病确实很容易拖成大病。

最后,你就算看了医生,拿了单子,你也没办法在医院或者诊所拿到药。

在日本,为了防止药物滥用,医院不直接开药,而是开处方(処方せん・しょほうせん),患者需要拿着处方去药局(薬局・やっきょく)购买药品。

此外,外国人在日本看病不便宜,如果你有国民健康保险,那自己掏30%,日本政府报销70%。

但是如果你是外国旅客,这就得全额负担了。

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老祖宗诚不欺我。


事实上,因为流感,在日本被耽搁的中国人,远不止大S。

看看新闻Knews驻日记者宋看看,也因为流感在日本被误诊过。

她得了流感,做了两种测试,没有病毒反应,医院就让她拿了退烧药回家。

但吃了药后,退烧到38度,又继续高烧。到第三天,她实在扛不住,换了家医院,做了验血+透视,才发现已引发肺炎。

如果继续待在家中,流感会拖成什么大病,想想都后怕。

可以说近年来,日本每年年末都是流感的暴发期,今年也不例外。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1月9日公布的数据,2024年最后一周(12月23日至29日),日本全国定点医疗机构报告的流感患者人数首次超过30万人关口,刷新1999年采用现行统计方法以来最高纪录。

如今,流感高峰已过,但这场“流感之战”留给人们的思考仍在继续。

在全日本,有将近3000所学校和幼儿园全校停课,或部分停课。

有超过3000种药品出货量受限或停止供应,甚至在首都东京,咳嗽药、化痰药都出现无货现象。

有的药店表示,

“只剩一粒止咳药”。

全国多地出现“药品荒”。

一场流感,几乎把整个日本打趴下。

这里没有幸灾乐祸的意思,只是觉得,有一种刻板成见的思维必须打破了,那就是:

无底线的吹捧你并没有真正去过,或经历过的国家,总是下意识的觉得他们医疗水平发达,医疗资源丰富。

甚至到今天, 很多人都已经忘记了,在2023年的春天,甲流在中国肆虐过。

比起今天的日本,整体的表现可谓强得太多,几乎所有病人,都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没有恐慌。

长期来看,药品也是充足的。

即便出现了危重的病人,ECMO(人工心肺机),也是该上就上。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大S这次是在国内旅游,是去国内的医院就诊。

悲剧很可能就不会发生。

为什么?

因为流感刚出现,我们媒体上就有了及时的提醒,医疗机构自上而下,就有了标准化的治疗方案。

只是,这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的如果。

所以,只能是一声叹息。

叹息明天和意外,不知道谁会先来敲门;

叹息很多人身在福中而不自知。

来源:倾诉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