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300万人涌进直播间围观一位母亲的崩溃,当流量狂欢裹挟着家事纷争席卷全网,这个春节后的娱乐圈大戏揭开了最荒诞的一幕——吃瓜群众在带货链接中见证生死离别的魔幻现实主义。
当300万人涌进直播间围观一位母亲的崩溃,当流量狂欢裹挟着家事纷争席卷全网,这个春节后的娱乐圈大戏揭开了最荒诞的一幕——吃瓜群众在带货链接中见证生死离别的魔幻现实主义。
文 | 双木
被禁播三日的张兰甫一现身,直播间瞬间涌入350万观众。这位素以"狼性"示人的女强人却突然示弱,哽咽着回忆三十年前白手起家的艰辛,反复强调要"对20万员工负责"。就在弹幕感叹企业家担当时,她突然话锋一转大谈育儿经,被敏锐网友发现疑似暗指孙子抚养权争议。
前儿媳大S猝然离逝仅72小时,其骨灰尚未落土,张兰团队却按原计划开启的带货直播引爆舆论。面对满屏"冷血商人"的指责,64岁的张兰硬核回怼:"黑粉越咒我越旺"。当#张兰直播间封禁#冲上热搜时,网友发现这个始终与负面新闻纠缠的女人,竟带货冲进平台第四名。
私人飞机包机传言、数百万账单截图、真假难辨的"干儿子"爆料...围绕大S的后事规格,徐张两家撕开新的舆论战场。小S那句"人在做天在看"的愤慨发声,与张兰直播间里反复播放的《感恩的心》背景乐形成戏剧化对撞。而汪小菲始终缄默的身影,让这场闹剧更添扑朔。
这场商业与伦理激烈对撞的大戏里,所有参与者都深谙流量规则—— • 张兰三度修改橱窗主图,将商品换成黑衣 • 助理适时放出"奶奶抱着孙子落泪"的VCR • 大S生前冷处理的家务事,化作千万点赞的"热梗" 当哀荣与商机交织成黑色幽默,围观者既唾弃又沉迷的复杂心态,恰是当代网络生态的集体症候。
直播中,张兰团队曾公开点赞“汪小菲花200万包机送大S回国”的传闻,试图将话题引向汪小菲。此举引发轩然大波:
小S经纪人怒斥:“人的后事都是徐家人负责,谣言止于真相!”
汪小菲方沉默不语,但张兰的“蹭热度”策略已引发公愤。
或许正如张兰在巅峰期被踢出俏江南时所说:"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只是当这场牵动两岸三地的豪门大戏即将落幕时,留在热搜榜上的除了酸辣粉销量,是否还能找到些许温情?
如今,大S猝然离世,张兰的流量密码却未失效。数据显示,她直播间的平均在线人数是“东方甄选”的两倍,但转化率仅为对方的1/3。有网友调侃:“张兰把家庭矛盾直播化,终于成了‘真人版甄嬛传’。”
尽管直播被封,张兰的短视频账号仍火速更新直播片段,配文:“生活或许有寒冬,但只要灶火不熄,春天就在沸腾的热血里。”
这场风波背后,是流量时代最赤裸的生存法则:争议即流量,封禁即热度。张兰用3天“至暗时刻”证明:即使舆论声讨,她依然能将流量变现。
来源:双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