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玟、周海媚、大S离世,都引发舆论关注,但大S热度高太多,为何?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5-02-09 00:38 1

摘要:相比之下,大S的关注似乎高的太多。那为何大S的去世能掀起全网波澜?不禁让人想探究竟。

在娱乐圈,明星的消逝总是令人唏嘘。

李玟、周海媚、大S离世,都曾引发关注。

相比之下,大S的关注似乎高的太多。那为何大S的去世能掀起全网波澜?不禁让人想探究竟。

李玟

说起李玟的离世,那是一场令人心痛的悲剧。

2023年7月2日,李玟因长期受抑郁症折磨,在家中轻生,后送医抢救无效,于7月5日离世,年仅48岁。

她生前感情受挫、身体抱恙,这些苦难让她陷入抑郁。

与之不同的是周海媚的离开,是很正常的疾病导致死亡。

周海媚

2024年12月11日,周海媚因身体欠佳,血小板偏低引发疾病在北京协和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李玟因抑郁症自杀,周海媚五十多岁突然离世,大家只是可惜或感慨。

而大S相对年轻,是话题女王,因感冒骤然离世,又恰逢过年,且其人生如戏,个性鲜明

大S

相较于李玟和周海媚,大S的离世引发了全网轰动,就不足为奇。

先从时代符号意义来看,大S是千禧世代集体记忆的代表。

从“ASOS”组合到《流星花园》的杉菜,再到“美容大王”,她的形象是80、90后的青春投射,其离世象征着一代人青春的落幕。

在情感方面,大S的经历也为她的离世热度添柴加薪。

大S的情感经历极具戏剧性,与汪小菲的“闪婚闪离”,和具俊晔的“破镜重圆”,再加上前夫汪小菲、现任具俊晔在她死后的种种表现,满足了公众的窥探欲和道德评判需求。

而从健康角度出发,大S的死因关联到了大众的健康焦虑。

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及败血症去世,在日本同期流感大暴发的背景下,引发了公众对健康风险的集体焦虑,以及对明星健康管理和普通人健康意识的反思。

除了这些,娱乐圈的生态环境也在其中发挥了作用。

从网友匿名爆料到台媒求证的“集体沉默”,再到家属证实,过程制造了悬念。

台媒爆料的“死因实为败血症”“感染源头或为范玮琪夫妇”等争议性信息,更是让热度指数级增长。

再说说网络的力量,在当下的网络环境里,信息传播有着独特的效应。

在Web 3.0时代,信息传播迅速且呈多维度。

大S去世消息经不同主体加工,粉丝强调艺术成就,健康账号聚焦疾病科普,八卦频道挖掘人际纠葛,形成了多维度的意义生产和广泛传播。

身处高压时代,大众的情绪也需要出口。

在996压力、疫情创伤、经济焦虑等背景下,大众需要情感宣泄出口。

明星八卦成为安全的情绪缓冲带,大S的离世正好成为大众宣泄情绪的契机。

同时,社交属性也不可忽视。

舆情监测显示,参与讨论者中38%并非大S粉丝,大家将大S的死讯转化为社交资本,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满足了在虚拟空间的存在感。

不得不提的还有时间节点的影响。

大S在2025年2月3日去世,正值过年期间,人们闲暇时间多,刷手机频率高,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关注这一事件,为话题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

大S的离世能轰动全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文化符号到情感话题,从健康议题到传播规律,都在这场舆论风暴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反映了当下社会的文化、心理和传播等多方面的特点。

个人认为,三位艺人的离世都令人惋惜。

大S热度高有其特定原因,但不能因此忽视李玟和周海媚的价值。

每个生命都独特且珍贵,我们应尊重和铭记她们。

大家觉得该如何更好地缅怀这些逝去的艺人呢?

来源:芦声笛韵动态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