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S病逝日本不到两月,徐家的商业动作已掀起波澜。其外甥女Lily在3月20日官宣成为日本染发品牌代言人,配文中特意标注"日本热销第一"引发争议。此时距离大S离世仅46天,灵堂供花尚未撤去,17岁少女的广告棚花絮已在社交平台传开。
大S病逝日本不到两月,徐家的商业动作已掀起波澜。其外甥女Lily在3月20日官宣成为日本染发品牌代言人,配文中特意标注"日本热销第一"引发争议。此时距离大S离世仅46天,灵堂供花尚未撤去,17岁少女的广告棚花絮已在社交平台传开。
这并非Lily首次触碰公众神经。2023年她因"英语是母语"言论遭抵制,去年户外广告被紧急撤换。此次选择与家族敏感期高度重合的时间点接代言,被指消费逝者热度。广告画面里她特意模仿大S标志性短发造型,评论区涌入"吃相难看"的指责。
小S的复工节奏同样引发关注。2月宣布停工半年,3月初便现身广告拍摄现场。其主持的《小姐不熙娣》由吴姗儒代班后收视攀升,她立即前往影棚探班制造话题。网友翻出年初她策划的日本家族游旧账,直指那次行程埋下悲剧伏笔。
70岁的徐母黄春梅成为家族发言人。从大S骨灰安置方案到纪念活动细节,每个环节都衍生出新话题。外孙女们接连拿下三个新代言,品牌方看准争议带来的流量红利,清明档期投放的广告搜索量反增三成。
欧莱雅与小S的合作成为典型案例。品牌虽推迟原定2月的官宣计划,但3月4日释出的代言物料仍遭抵制。天猫旗舰店销量下跌30%,股价单日跌幅超2%,显示公众对"消费悲痛"行为的反弹。网友整理出该集团旗下12个子品牌清单,发起"退货运动"。
蔡康永谈及大S离世对小S的影响时,暗示"某种特质随之消失"。摄像机前的综艺女王依旧插科打诨,后台商演邀约不断。倒是大S生前多次公开表达的反日态度,在家族新一代的商业选择中成了苍白的注脚。
品牌方数据显示,Lily代言产品在争议爆发后搜索量激增47%。这印证了徐家深谙的黑红营销法则,却也暴露出公众忍耐的临界点。当哀悼期变成商业档期,亲情羁绊化作流量密码,这场家族与市场的博弈远未落幕。
来源:陌上于青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