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天乐自砍片酬仍无人问津!东方好莱坞崩塌:谁杀死了香港电影?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5-03-25 19:18 2

摘要:古天乐作为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会长,2025年公开表示,原计划两年内拍摄的8部电影仅完成4部,即便演员集体降薪,投资仍如石沉大海。他直言:“现在不是减薪的问题,是根本没人投资!”。

2025年春,香港电影春茗晚宴上,古天乐含泪坦言“自降片酬也无人投资”,道尽行业寒冬的残酷。

曾以《无间道》《英雄本色》横扫亚洲的“东方好莱坞”,为何沦落到连影帝都难寻资本?这场衰落的真相,远不止“钱”的问题。

古天乐作为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会长,2025年公开表示,原计划两年内拍摄的8部电影仅完成4部,即便演员集体降薪,投资仍如石沉大海。他直言:“现在不是减薪的问题,是根本没人投资!”。

数据更令人心惊:2024年香港电影总票房跌至13.4亿港元,创13年新低,9家影院倒闭;2025年上半年开拍电影不足10部,从业者薪资8年未涨,灯光师转行卖保险、演员摆摊求生等新闻频出。曾经“7天拍一部”的高效工业体系,如今只剩“硬撑”的无奈。

观众对香港警匪、黑帮、法政题材已严重审美疲劳。网友吐槽:“古天乐、刘青云、张家辉无限循环,除了枪战就是追车”。即便《扫毒》拍到第十部,仍难逃“卧底+兄弟情”的套路。而《哪吒之魔童闹海》等内地创新题材的票房奇迹,更凸显港片题材创新的乏力。

香港影视圈仍依赖古天乐、刘德华等“90年代巨星”,30岁左右的年轻演员几乎无人能叫出名字。TVB薪资低廉(一线演员单集仅6.5万港元)、制作成本压缩,导致新人难出头,老牌演员如佘诗曼转战内地后收入翻倍,加剧人才流失。

港片在内地的票房号召力逐年下滑,近十年仅周星驰《美人鱼》挤进内地影史前20名。反观《九龙城寨之围城》因口碑逆袭收获6.8亿票房,证明“内容为王”仍是铁律。但多数港片仍固守本土,未能像《女足》等作品般主动拥抱内地市场,错失破局良机。

70、80年代香港电影市场的辉煌离不开内地观众的支持,当年内地电影市场几乎空白,加上内地有庞大的观众基础,所以间接带动了香港影视的辉煌。而现在,内地电影市场甚至比香港的还要发达,所以观众渐渐的就会对香港的电影市场关注度有所下降,这也是其中原因之一吧!

为挽救行业,古天乐带头降薪并自掏腰包拍《不赦之罪》,刘青云为《爸爸》主动将千万片酬砍至“友情价”。然而,资本对“情怀牌”已无动于衷。网友尖锐评论:“古校长在给港片写墓志铭”。

更残酷的是,香港电影曾引以为傲的“高效工业链”已瓦解。剧组为省钱,场务送外卖、演员兼职服务员成为常态,连郑中基新片《阿龙》也因资金问题延期。当从业者生存都成问题,谈何创作精品?

古天乐呼吁“鼓励新人创新,为香港电影找回初心”,但资金短缺让这一愿景举步维艰。业内人士指出,港片若想重生,需打破三重壁垒:

题材突破:从警匪“舒适圈”转向多元类型,如科幻、文艺片;

内地融合:借鉴《哪吒2》香港票房热潮,加强合拍与市场联动;

新人造血:建立扶持机制,避免“断层”悲剧重演。

当古天乐们仍在为“港产情怀”奔走时,观众早已用脚投票。或许正如网友所言:“港片不是死了,只是我们长大了。”

来源:deepseek深度用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