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经意间刷到一则信息,在1953年拍摄的电影《智取华山》中,有著名影星黎莉莉出镜,以前还真没注意到,于是赶紧找出来又看了一遍,还真是,她扮演的是匪旅长的太太,不过,总共也没几个镜头,是属于配角中的配角,连个特写镜头也没有,大失所望。
不经意间刷到一则信息,在1953年拍摄的电影《智取华山》中,有著名影星黎莉莉出镜,以前还真没注意到,于是赶紧找出来又看了一遍,还真是,她扮演的是匪旅长的太太,不过,总共也没几个镜头,是属于配角中的配角,连个特写镜头也没有,大失所望。
提起黎莉莉,现在的人不是太熟悉,然而,她在上世纪30年代可谓是大名鼎鼎,当年的影迷们如果不知道她的名字,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喜欢看电影,更是与时尚脱节的存在。
自电影这一新型的娱乐形式传入我国以来,经历了一个由默声到有声的过程,早期的人物形象多以纤瘦为主,如张织云、阮玲玉,直到黎莉莉主演的《体育皇后》的出现,方才在荧屏上有了健康、活泼、明朗的女性形象,令人耳目一新。
黎莉莉长相甜美,她圆圆的脸型,是如同王人美那样的笑靥如花,看着很有喜感,所以,她也被影迷们称为“甜姐”,颇具时代特征,是当年众多年轻人的偶像。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她的父亲是我党的顶级特工钱壮飞,当年我党的顾顺章被捕叛变后,正是在中统特务头子徐恩曾处当秘书的钱壮飞,冒着生命危险送出情报,使包括周恩来在内的我党领导人及时撤出上海,避免了上海地下党全军覆没的危机。
钱壮飞,黎莉莉,这两位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怎么会是父女的关系呢,这还得从黎莉莉的出生时说起。
钱壮飞
黎莉莉,中国著名电影明星,原名钱蓁蓁,祖籍浙江湖州,1914年生于北平,她的父母都是我党早期的党员,工作十分繁忙,也十分危险,幼时的钱蓁蓁经常看到一些叔叔和阿姨们来家中开会,每当这时,她就会在外站岗放哨,可以说,她是为我党工作年龄最小的进步群众。
钱壮飞、李克农和潘汉年被称为“龙潭三杰”,是我党早期优秀的特工,而钱壮飞夫妇更是天南地北的为我党奔波,完全没办法照顾家庭,为此,他们便想方设法地将钱蓁蓁托在另处,这也使得幼年的钱蓁蓁始终处于动荡的生活之中。
龙潭三杰,红色传奇特工钱壮飞
她从小便颠沛流离的生活,上过能寄托的教会学校,被送人当过养女,后因那家人不喜欢她又被送了回来,后来还被送去了孤儿院,又加入草台班子学唱京剧,反正只要是能有人管她吃住,父母便直接送去了事。
钱蓁蓁可能是有着跳舞的天赋,她极喜欢独舞,每到晚上,她都会一个人来到街头的路灯下,自顾自有边舞过跳,她优美的舞姿,经常会引得过往的人驻足观看,可她却全然不顾,沉浸在自己的舞蹈世界中。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钱壮飞受党组织的委派,要离开上海前往北京,可如何安顿女儿是他最为头痛之事,此时,一则歌舞团的招生广告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是由著名音乐人黎锦晖创办的中华歌舞团,为去南洋演出而招收新学员,于是,钱壮飞带着女儿前去报名,黎锦晖一眼便看中了这位活泼可爱的女孩,从此,钱蓁蓁正式走上了一条艺术之路,直至终生。
同学与黎莉莉(右)
相比于那些刚进团的小姑娘来说,尽管钱蓁蓁的年龄有些大,但是,她学习刻苦,能歌善舞,能出演各类的节目,而且极为听话,如果谁生病缺席,她总能挺身救场,很快便在团队中站稳了脚跟,到了巡演结束时,已然成为团中的台柱了。
八个月后,南洋巡演结束后,歌舞团暂时解散,可此时的钱蓁蓁却无家可归,无奈之下,黎锦晖只能收留了这位可怜的小姑娘,将她收为义女,并改名为黎莉莉。
在黎锦晖后来成立的“明月社”中,黎莉莉的艺术才华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名声也随之大了起来,她与王人美、薛玲仙和胡笳一起,并称为剧团的“四大天王”,后又与王人美、胡蝶一起,被称为歌舞三杰。
1930年,16岁的黎莉莉已出落成一位风姿绰约的美丽少女,随明月歌舞团转入联华影业公司,她一边学习文化知识,一边钻研全新的演艺技术,以一种半工半读的形式努力着,准备在电影这个新的艺术领域,打开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电影《小玩意》剧照
自1932年起,她主演了《火山情血》、《天明》等十几部电影,还与王人美合演了《芭蕉叶上诗》,同阮玲玉合演了《小玩意》,尤其是她主演的《体育皇后》和《大路》,以健美、清新的形象征服了观众,一时间,“甜姐”的名称成为时尚的代名词。
《体育皇后》几乎就是为黎莉莉量身打造的,黎莉莉除了喜欢唱歌跳舞外,还很热爱体育,游泳、篮球、骑马等等,无所不精,可以说,她就是那个时代的。“运动达人”。
50米短跑亚军黎莉莉留影
更让人称奇的是,她还曾在上海市市中校联合运动会上,获得了50米短跑项目的亚军,这在当年女性电影演员普遍纤瘦和娇弱的群像中,实在是难得一见的清流。
果然,《体育皇后》上映后,产生了巨大的轰动,也引发了群众热爱体育的热潮,黎莉莉几乎成了一个真正的体育明星,甚至成为了那个时代体育精神的化身。
《体育皇后》剧照
之后,黎莉莉相继出演了多部电影,无一例外的都是积极向上的乐观女性形象,当时大家都称她“甜姐儿”。
“黎莉莉是女明星中最天真朴实的一个” 这是一篇于1934年3月刊登在民国女性时尚杂志《玲珑》上的文章,她既落落大方又行事低调,总是以谦逊和诚实与人交往,所以,无论当年的大明星在与她接触时,总是很喜欢这个小妹妹。
不仅如此,她无论是演电影还是剧场的演出,都是全团的开心果,脸上永远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银铃般的笑声常常回荡在剧团的每一个角落。
在拍摄《小玩意》时,她饰演的角色是“妈妈”阮玲玉的女儿,阮玲玉作为影坛的“大姐大”,对黎莉莉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她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和艺术修养指导黎莉莉,对黎莉莉的艺术生涯有着很深远的影响,黎莉莉也将阮玲玉视为知己和老师。
黎莉莉与阮玲玉
黎莉莉同阮玲玉的合作,是在1935年的电影《国风》中,两人出演的是一对姐妹,可惜的是,还没拍完,阮玲玉便自杀去世了,这也是黎莉莉此生中的一大遗憾。
而黎莉莉最后一次现身荧屏,是在1992年的传记电影《阮玲玉》中,本色出演她自己,叙述了她与阮玲玉的交集和友谊,这也许上天在冥冥中,将她的命运和阮玲玉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特意安排吧。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大路》中为她配戏的,也是当红影星陈燕燕,二人配合默契,陈燕燕扮演的丁香同黎莉莉扮演的茉莉,在影片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丁香娇羞婉转,茉莉则热烈奔放,异彩纷呈。
而影片中由聂耳作曲的《大路歌》,雄劲有力,慷慨激昂,是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主旋律,唱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回荡在灾难深重的国土上空,带有的浓厚时代感,鼓舞着全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在当时有着深远的影响。
聂耳
在黎莉莉大放光彩的同时,也赢得了大量的粉丝,很多人为了一睹芳容,不惜重金前来观看她的演出,据陈赓的女儿后来说,她当年正在上海养伤的父亲,为了看一眼这位红遍大江南北的明星,竟然违背纪律去剧院看黎莉莉的演出。
看看“真人版”的黎莉莉当然是陈赓的主要目的,其实还有个更为重要的原因,他是要看看黎莉莉的现状,以便有机会告诉当年的老同事钱壮飞,他的女儿一切安好。
陈赓
没料到,陈赓竟然被叛徒认出,随即被捕,后来还是黄维和宋希濂等十几位黄埔一期的老同学一起,联名上书蒋介石才保住了性命,不然,也就没有建国后的陈大将了,当然,其中蒋介石爱才也是重要的原因。
在1935年后的两年中,随着日寇侵华的气焰日益嚣张,山雨欲来风满楼,大战一触即发,黎莉莉在这段时间中,接连拍摄了8部抗日题材的电影,如《狼山喋血记》和《人海遗珠》等等,为宣传抗日,做出了一个艺人在那个时代应有的贡献。
正当黎莉莉的演艺生涯达到顶峰之时,此时的她还不知道,父亲钱壮飞已神秘地消失在“四渡赤水”的长征途中,官方对此定调为“失踪”,他牺牲的真相却无人知晓,这背后原因也成为历史上的一桩谜案。
全面抗战爆发后,黎莉莉撤出了她熟悉的上海,去了当时抗战中心的武汉,在这里,她加入了中国电影制片厂,结识了该厂的技术科长罗静予,二人在工作中产生了感情,不久后,他们在郭沫若的主持下结婚。
黎莉莉与罗静予
婚后不久,黎莉莉便主演了抗战影片《热血忠魂》,以此鼓励军民抗日御敌,1939年,黎莉莉又主演了抗战电影《孤岛天堂》,她所拍摄的,都是与鼓舞士气的抗战作品,是当年文艺界的主流艺术,而黎莉莉也成为那个年代电影界的标杆人物。
1942年,正怀孕中的黎莉莉远赴内蒙,参加了由阳翰笙编剧的《塞上风云》的拍摄,她在影片中与另一位影星舒绣文合作,相当出彩,此片一经上演便好评如潮,成为中国电影史上里程碑的作品。
《塞上风云》
接着,黎莉莉又拍摄了《血溅樱花》和《气壮山河》等抗战电影,当时,她的丈夫为生产出国内的电影胶片,去美国学习和研究,她一个人又要带孩子,又要拍电影,苦不堪言,直到后来,她也去了美国,在华盛顿天主教大学学习表演,同时也兼修音乐和化妆。
在美国的时光中,她考察了美国电影先进的艺术,还与享誉世界的大明星英格丽褒曼,拜访了默片大师卓别林,她一边在工厂打工,一 边教授汉语,尽显一个中国女人自强不息的本色。
1947年,黎莉莉回国,两年后,她在北京参加了第一届文化艺术节代表大会,会后便选择定居北京,新中国成立后,黎莉莉被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
不知道是何原因,她在电影厂期间参演的电影极少,只在1953年的《智取华山》中,出演了一个极不起眼的配角,为“鬼子王”方化配戏,其他便再无影踪。
《智取华山》
1955年,黎莉莉到北京电影学院进修,结业后留校任教,从此淡出银幕,后成为表演系教授,她以满腔的热情,为祖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演员以及电影工作者。
然而,随着运动一个接着一个,肃反、反右、文革,作为旧时代的知名演员,以及有着美国居住的背景,黎莉莉被定性为30年代的“黑线人物”,而她的丈夫则被定为有“特务嫌疑”之人。
右起:王人美、黄宗英、岳慎、夏梦、黎莉莉、舒绣文、白杨、吴茵、宣景琳、上官云珠、石联星、于兰、胡朋。
于是,每次运动都少不了他们夫妻被审查和批斗的身影,受到了残酷的迫害,不堪忍受的丈夫罗静予,最终在文革中北京最冷的一个冬天,以自杀的形式告别了这个世界。
而黎莉莉却在一次次的迫害中挺了过来,她历经了不堪回首的至暗时代,甚至被剃成了“阴阳头”游街,还经常被挂着大牌子,站在校门口接受批判。
作为一个爱美的女人,是如何度过这难以想像的凌辱,很多人都在文革的风暴中自尽,如严凤英、如上官云珠;而黎莉莉却最终迎来了曙光,在“四人帮”被粉碎后,她又重新回到了教书育人的课堂。
1978年,63岁黎莉莉重新步入了婚姻殿堂,她与著名画家艾中信结为伴侣,开启了晚年相互陪伴的老年生活。
黎莉莉对于中国电影事业的贡献是不能无视的,1991年,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为她颁发了“特别荣誉奖”,而在1992年,北京电影学院也给她颁发了首届“金竹奖”,以此肯定她对中国电影表演的历史贡献。
2005年8月7日,黎莉莉因突发心肌梗塞在北京去世,享年90岁,作为默片时代的最后一位女明星,她的去世标志着中国默片时代的结束,而且也标志着“中国上个世纪辉煌的三十年代电影的大门彻底关闭。”
2015年11月25日,由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博物馆、中国电影资料馆等多个组织,一同协办的“中国表演艺术家黎莉莉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电影学院举行,这也是对黎莉莉最好的纪念,九泉下的她,一定会很欣慰的。
春去冬来,白云苍狗,历经磨难的黎莉莉,留给世人的,是那不朽的经典,她就如同一朵开放在迷蒙中的花朵,透过层层迷雾,至今依然能感受到那迷人的馨香,暗夜不谢,万世芬芳。
来源:青林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