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70年往后的香港影坛中,李小龙以《唐山大兄》《精武门》等优秀作品掀起了世界的中国功夫狂潮,而他与“嘉禾公主”苗可秀的合作,不仅打造了许多经典的银幕形象,其中更是成催生出许多的绯闻谜团。
1970年往后的香港影坛中,李小龙以《唐山大兄》《精武门》等优秀作品掀起了世界的中国功夫狂潮,而他与“嘉禾公主”苗可秀的合作,不仅打造了许多经典的银幕形象,其中更是成催生出许多的绯闻谜团。
李小龙剧照
苗可秀,1952年生人,祖籍广东,成长于香港。因其清新脱俗的长相,被众人誉为“嘉禾公主”,更因为其后续多次跟李小龙的影视合作,被大家称为“龙女郎”。两人戏里戏外关系犹如至亲,一点没有外人的边界,故而众人都对他们的关系起了八卦之心。甚至于在李小龙的葬礼上,苗可秀表现的伤心比正妻更甚,被媒体称为“半个未亡人”。在李小龙逝世50余年后的今天,仍有许多人反复提及讨论此事。
1.戏里的“御用情人”
1970年,苗可秀跟嘉禾签约,成为其名下艺人,次年便以客串的身份扮演了李小龙的《唐山大兄》。此时的苗可秀作为新人,戏份少的可怜,但却因为长相和气质引起了李小龙的注意。随后更是在《精武门》中担任起了女主角的身份,饰演“丽儿”在剧中与李小龙相恋。电影一经上映,片中两人突破性的吻戏更是让观众直呼“天作之合”,引发了不小的轰动。此后,苗可秀似乎成了李小龙的“御用情人”,接连和李小龙合作了《猛龙过江》等片,银幕形象渐渐深入人心。
图片来源于《精武门》
2.戏外的暧昧世交
苗可秀和李小龙两人因为家庭的关系(双方父母为故友),平日都以兄妹相称,但是从许多狗仔和媒体拍到的照片里看,两人的亲密举止确实远超普通的兄妹关系。李小龙更是有一次当着老婆的面公开称赞苗可秀“兼具美貌与演技”,而苗可秀每次在谈及李小龙时都难以掩饰其对李小龙的倾慕,更是说到“与他合作是我的毕生荣幸”。
李小龙和苗可秀的合照
1973年,李小龙突然离世后,在他的葬礼上,
苗可秀身着黑衣,哭的泣不成声,被港媒形容为“戴孝的半个未亡人”,进一步加深了众人的猜测。
1.舆论推波助澜
20世纪70年代香港娱乐圈正盛行“造星”计划,许多的大小媒体更是通过对明星的私生活添油加醋,凭空捏造来博取关注。故而当时已婚的李小龙(1964年和琳达结婚)和单身的苗可秀便成为了他们大肆报道的主题。某报道曾以《英雄美人真假情》为题,暗示他们两人“假戏真做”。
李小龙和苗可秀合照
2.当事人模棱两可
面对铺天盖地的绯闻,李小龙曾经解释道“我们母亲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我把她当做自己的亲妹妹”。而苗可秀的回应却让人浮想联翩“如果我否认了,旁人更是觉得欲盖弥彰”。两人的暧昧态度让众人的猜测留下了不小的空间。直到苗可秀晚年,面对追问,仍是以“我不否认”作答,被解读为是对往事的释然。
1.事业起伏
李小龙去世后,苗可秀虽然仍旧参演《满清十三皇朝》等电视剧,但是影响力却大不如之前她和李小龙的作品。1985后她选择退圈移居加拿大,直到2000年后又重新复出,凭借《解决师》获得金像奖的提名。
李小龙和苗可秀合照
2.终身不婚
苗可秀一生的情感颇为坎坷:曾与台湾影星柯俊雄,演员潘志文都谈过恋爱,但最后都寥寥收场。72岁的她至今未婚未育,外界都把这归因于她对李小龙的念念不忘,甚至有媒体写到“为爱守节”。
从人性角度分析,两人或存在超越友谊的情愫,但受制于李小龙的婚姻与道德约束,始终未越雷池。苗可秀的“不否认”或许是对这段特殊关系的尊重——既不亵渎逝者,亦不否定自己的情感真实。这种克制与遗憾,不正是东方文化中“发乎情,止乎礼”的体现。苗可秀用一生诠释了何为“优雅老去”,而李小龙的精神遗产,早已超越银幕,成为永恒的文化符号。或许正如苗可秀所言:“有些故事,就让它留在电影里吧。”
来源:空气猫的老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