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讲真的,看到这条消息我人都麻了。3月22日,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春茗晚宴上,古天乐作为会长哽咽发声:现在不是减薪的问题,是根本没人投资,我们快撑不住了!这位全年无休的劳模,连自掏腰包抵押房产拍《明日战记》的魄力都有,却在这场行业危机前束手无策。更扎心的是,他透露
讲真的,看到这条消息我人都麻了。3月22日,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春茗晚宴上,古天乐作为会长哽咽发声:现在不是减薪的问题,是根本没人投资,我们快撑不住了!这位全年无休的劳模,连自掏腰包抵押房产拍《明日战记》的魄力都有,却在这场行业危机前束手无策。更扎心的是,他透露从业者集体转行的残酷现实:灯光师卖保险、场务送外卖、TVB绿叶演员改行开网约车,连昔日“郭襄”都转型去当了护士。
2024年香港电影票房暴跌至13.4亿港元,创13年新低,9家影院倒闭,连郑中基新片都因资金问题延期。影迷更是痛心疾首:当年《无间道》横扫亚洲,如今连古天乐都要跪求?港片,真的要沦为时代眼泪了吗?
从“东方好莱坞”到“冰河期”:港片辉煌史与没落实录
上世纪80-90年代,香港电影年产超300部,年票房占全球华语片七层以上。《英雄本色》里的小马哥、《无间道》里的相互卧底、《大话西游》的无厘头,这些作品不仅是票房神话,更塑造了周润发、梁朝伟、周星驰等国际巨星。当时香港电影人以一周拍完机场爆炸戏的效率闻名全球,被称作东方好莱坞。
然而,过度依赖警匪、动作片导致题材固化,观众审美疲劳。2003年CEPA政策实施后,合拍片虽带来短暂繁荣,却让港片逐渐空心化,本土特色被稀释,新人难出头。到了2024年,港片在内地票房占比将至冰点,全年仅《九龙城寨》破6亿,其余大片均表现惨淡。
如今香港影人陷入为爱发电的困境:古天乐发起拍住上计划,刘青云降薪接戏,新人导演靠首部剧情电影计划800万港币扶持艰难起步。但资本更倾向投资短剧、网大,某制片人直言:5000万宁愿拆成10部网大,也不赌一部传统港片。
港片为何沦落至此?情怀难救,现实扎心
一:题材与观众脱节
警匪片拍到审美疲劳,刘青云、古天乐无限循环,随机两两组合就成一部新片!数据显示,港产警匪片在30岁以下观众中的票房贡献率,已从2018年的占比四层跌至2023年的不足五分之一。新生代观众更爱强情节短剧,传统电影叙事方式逐渐失去吸引力。
二:资本撤离与市场萎缩
内地电影市场崛起后,2023年票房占比高达四分之三,香港本土市场仅剩十几亿港币。合拍片政策收紧后,资本更倾向投资内地,港片融资渠道收窄。《明日战记》6亿票房却难回本,加剧了资本观望心态。
三:人才断层与创作局限
杜琪峰转战流媒体剧集,徐克、王家卫等大导演减产,新生代导演如陈咏燊、黄绮琳虽努力突围,却难扛票房大旗。不禁让人感叹:30岁左右的香港明星一个都想不起来!
情怀之外,更需要“绝地反击”
一:题材革新
从卧底警察转向现实议题,或融合科幻、悬疑元素。比如《九龙城寨》用3D技术重现罪恶之城,票房破10亿;《还是觉得你最好》以温情喜剧打动观众,成为疫情后首部破亿港片。
二:拥抱大湾区
利用税收优惠与资金扶持,与内地合作开发新港味作品。如《无间道:终极回归》融入大湾区视野,《海关战线》探索动作片新可能。
三:技术升级与工业化
重建动作片优势:重视真实武术表演,结合虚拟拍摄技术提升质感。同时学习内地首部剧情电影计划,孵化新人导演。
四:重建观众信任
减少情怀绑架,用诚意打动市场。比如《毒舌大状》以扎实剧本和演技逆袭,《破·地狱》靠口碑逆跌。古天乐呼吁的演员降薪+政府支持只是短期救急,长期需行业系统性变革。
港片不是输给了时代,而是输给了自己
当《哪吒2》内地票房破150亿时,香港电影人或许该反思:你们真的拼尽全力了吗?从东方好莱坞到行业寒冬,港片的衰落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但归根结底,是创新力与时代脱节。
正如网友所言:港片不是死了,只是我们长大了。但若继续沉溺于刘青云+古天乐的套路,港片终将成为文化遗产而非活的文化力量。所幸,仍有像古天乐、刘德华这样的坚守者;仍有《九龙城寨》《还是想念你》等作品证明:只要敢创新、敢突破,港片依然能打!
来源:小田侃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