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印又爆大瓜!前妻7个月挥霍2800万,还藏着两个未成年子女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5-03-26 11:04 4

摘要:这位曾以“许太太”身份隐匿于公众视野的亿万富豪,如今却因申请闭门聆讯被拒,被迫在镁光灯下直面清盘人的全球追索。

2025年3月18日,丁玉梅在香港法院吃了闭门羹。

这位曾以“许太太”身份隐匿于公众视野的亿万富豪,如今却因申请闭门聆讯被拒,被迫在镁光灯下直面清盘人的全球追索。

从伦敦豪宅到加拿大护照,从每月2万英镑生活费到400万美元冻结账户,丁玉梅的“财富堡垒”正被司法利刃层层击穿。

这位曾隐身于首富光环背后的女人,正以一场“资产保卫战”揭开许氏家族财富的冰山一角。

距许家印被抓的第170天,丁玉梅向香港法院提出了两项申请。

第一项申请是于2024年12月11日提出的“澄清传票”,她请求对资产冻结令进行修订,她要求明确被冻结的资产,希望能够自由地管理不受限制的资产。

第二项申请,即于2025年2月19日提交的“保密传票”,要求对澄清传票的听证会进行不公开审理,并且提交的确认书应密封于信封中,禁止查阅。

并以保护隐私为由,申请闭门聆讯。

然而,香港高等法院驳回了丁玉梅上述两项请求。

丁玉梅申请闭门聆讯的众多理由众多,有一条显示,她目前在和自己的两个未成年子女和未成年孙子女生活在一起。

未成年子女是谁的?未成年孙子女又是谁的?

资显示料,丁玉梅出生于1957年,许家印也年近七旬,目前公开的子女信息是两人共同育有两名成年儿子,许智健和许腾鹤。

如今“四个未成年”的突然暴露,让这场本就瞩目的全球追债,又多了些想象空间。

即便以18岁作为未成年人的年龄上限来推算,丁玉梅提及的两个未成年子女也应当是在她年满50岁之后才出生的。

那么,丁玉梅突然曝光的未成年子女,是否将成为许家的最后王牌?

当财富成为盾牌,连血缘都能被重新定义。

在大众热议许家印“未成年子女”之际,其前妻丁玉梅意外“自曝”的财产,也成为公众关注焦点。

香港高等法院最新公布的文件揭示,丁玉梅目前仍拥有相当可观的资产:

包括价值15万美元的财产,以及在短时间内花费了400万美元(约合2893.88万元人民币);

通过一家机构在英国持有物业,并且一个银行账户中的美金资产尚未公开;

除此之外,她还拥有某基金的股息收益,以及多家公司的车辆资产、所有权债权和其他债权……

在全球债权人的严密追索、竭尽全力搜集可执行财产线索之时;资产被全球冻结的困境下,丁玉梅不仅成功地“隐藏了资金”,还真的“进行了消费”!

据此前媒体报道,2024年9月,英国法院冻结了丁玉梅在56个英联邦国家的资产,每月最多支取2万英镑作为生活费,大约是18万元人民币。

2024年8月至2025年2月,短短7个月内,她累计花费400万美元,平均每月支出高达57万美元(约412万元人民币)。

这一数字,是英国法院允许其每月2万英镑生活费的22倍。

即便存在严格的消费限制,丁玉梅在大约半年的时间里,仍然挥霍了近3000万元人民币的庞大金额。

那么钱究竟去了哪里?

申请文书中透露,在2024年8月起至2025年2月审理期间,丁玉梅就已花费4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893.88万元。

这笔资金主要用于她的个人消费,包括购买房产、车辆和其他资产。

法院文件显示,在法院冻结她在56个英联邦国家的资产后,她仍然支付了327万人民币的律师费。

丁玉梅曾单月支付35万英镑这一“天价律师费”事件也被嘲讽为“用债主的钱和债主打官司”。

更讽刺的是,丁玉梅一边以“安全受威胁”为由要求保密资产信息,一边却在全球购置豪宅。

她通过离岸公司持有瑞士银行的5.7亿美元资产,以及通过友人代持的房产——伦敦骑士桥的豪宅。

冻结令困得住账面资产,却锁不住欲望的闸门。

丁玉梅的“挥霍博弈”,暴露了超级富豪在制度夹缝中的生存法则——用法律漏洞对抗法律,以资本游戏消解资本之困。

金钱的流动从不休眠,它只是换了张面具继续狂欢。

时间倒退回2024年5月,中国证监会依法对恒大地产涉及的债券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法行为作出了行政处罚。

同时,对恒大地产当时的董事长兼实际控制人许家印处以最高额罚款4700万元,并对其实施了终身证券市场禁入的处罚措施。

而此时的丁玉梅,已经是许家印的前妻。

许家印与丁玉梅的离婚,也被认为是“技术性离婚”——为了切割债务,将财产转移至境外。

在恒大集团面料被处罚前,丁玉梅一直在恒大集团承担重职务,不仅担任董事职务,还通过离岸公司控制着家族的核心资产。

2009年恒大上市时,丁玉梅持股比例高达68%,远超许家印的29%。

在2021年恒大集团遭遇债务危机之时,这对夫妇联手出售了价值12亿股的恒大股票以实现资金回笼,他们所持的股份比例由76.69%缩减至67.87%。

一年后,有媒体报道称,2022年丁玉梅已经与许家印办理了离婚事宜,其中一条离婚协议让人唏嘘:丁玉梅“不承担任何恒大债务”的条款。

然而,在2024年的审查过程中,香港法院发现,离婚三个月后,丁玉梅依然通过其香港账户接收来自恒大旗下离岸公司支付的总计2.3亿美元。

此后,丁玉梅迅速转移海外,逐渐消失于公众视线之外。

值得注意的是,丁玉梅在2024年还曾演绎了一段“豪门母子纷争”的故事。

同年2月,丁玉梅向香港高等法院提交了申请,要求许家印的次子许腾鹤偿还10亿港元的债务。

这一反常的做法在网络上引发了热烈讨论。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丁玉梅这个举动很可能是出于隔离风险的考虑,确认债权的合法性,以此来确保二儿子的财产得到部分保护。

丁玉梅甚至反诉前夫“欠债330亿港元”,试图将个人债务与恒大切割,似乎想要借这一行为从“要还账的债权人”转变为“受害者”身份。

目前,不知道此次被曝出的“未成年子女”等细节,能否成为清算恒大全球资产的一个突破口?

这种“穷庙富方丈”的戏码,折射出中国民营资本“掏空公司、肥私家族”的经典路径。

财富的泡沫终将破灭,贪婪的代价却由普通人买单。

丁玉梅的2800万挥霍,仅仅是恒大帝国崩塌时激起的一朵小小浪花。

在这场全球追债的马拉松中,真正的输家不仅是2.4万亿债务的债权人,更是被房价、理财、就业三重挤压的普通民众。

许家印家族的命运,早已写就警示:当资本游戏凌驾于法律与道德之上,再华丽的财富帝国,也终将沦为历史的废墟。

而废墟之上,唯有制度的铁腕与公众的觉醒,才能重建一个公平的经济生态。

当“首富”沦为“首负”,谁该为这场集体幻灭负责?

来源:鬼谷子思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