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佼事件升级:当法律审判撞上公众怒火,我们该如何守护底线?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5-03-26 13:21 4

摘要:2023年6月,台湾知名主持人黄子佼被爆性骚扰17岁少女并拍摄裸照,他在道歉视频中承认罪行,还“自杀式”爆料大小S、范晓萱等13名艺人涉毒,引发娱乐圈地震。此后,警方在其家中查获2259部未成年性影像,涉及35名受害者,年龄最小仅10岁。2024年12月,法院

热点概况:从“综艺天王”到“全民公敌”,一桩丑闻掀翻娱乐圈

2023年6月,台湾知名主持人黄子佼被爆性骚扰17岁少女并拍摄裸照,他在道歉视频中承认罪行,还“自杀式”爆料大小S、范晓萱等13名艺人涉毒,引发娱乐圈地震。此后,警方在其家中查获2259部未成年性影像,涉及35名受害者,年龄最小仅10岁。2024年12月,法院一审以“持有未成年人性影像罪”判处其有期徒刑8个月,罚款10万元新台币。

2025年3月,案件二审开庭,检方发现更多证据,黄子佼可能面临更重刑罚。与此同时,其妻孟耿如因“未与黄子佼切割”遭网友抨击,参演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2》戏份被大量删减,剧组直言其“辜负社会信任”。更离谱的是,主持人曾国城、徐乃麟公开支持黄子佼复出,称“应给犯错者一口饭吃”,遭全网痛批后敷衍道歉,网友怒斥:“受害者谁给活路?”

态度/观点:法律严惩之外,我们更需撕碎娱乐圈的“虚伪面具”*

支持重判:对未成年犯罪必须“零容忍”**

黄子佼的罪行早已超出道德范畴,是赤裸裸的犯罪。35名未成年受害者的血泪,岂是8个月刑期能偿还?二审若加重判决,是对正义的捍卫,更是对社会底线的重申——任何对儿童的伤害,都必须付出代价。而那些为黄子佼求情的声音,看似“宽容”,实则是纵容恶行。试问:若受害者是你的孩子,你还能轻飘飘说出“给口饭吃”吗?

警惕“共犯结构”:别让光环成为恶行的遮羞布!

黄子佼事件暴露了娱乐圈的畸形生态:艺人利用光环侵害弱势群体,同行默契包庇,资本冷眼旁观。更讽刺的是,黄子佼曾在直播中“以爆料换同情”,试图拉整个圈子共沉沦。这种“要死一起死”的心态,恰恰说明某些艺人早已将法律与道德抛诸脑后。而曾国城等人的“支持复出论”,更是暴露了行业对“劣迹艺人”的纵容——在他们眼中,流量和人情,竟比孩子的伤痛更重要!

孟耿如的困境:婚姻不是罪恶的挡箭牌

孟耿如的遭遇引发巨大争议。她宣布暂停事业、关闭社交账号,试图用“回归家庭”平息舆论,却反被剧组删戏、网友质疑“虚伪”。这背后,是公众对“受害者家属”的复杂情绪:我们同情她的处境,但更愤怒于她曾与黄子佼高调秀恩爱。婚姻不应成为共犯关系的遮羞布,面对伴侣的罪行,沉默即是变相支持。

结尾:让法律审判成为起点,而非终点!黄子佼事件早已超越八卦范畴,它是一面照妖镜,映出娱乐圈的光鲜与溃烂、公众的愤怒与无力。我们呼吁法律严惩罪犯,更呼吁行业建立“黑名单”机制,彻底封杀劣迹艺人;我们支持受害者勇敢发声,更期待社会形成“保护未成年人”的铜墙铁壁。

你支持永久封杀黄子佼吗?如何看待“支持复出”的荒谬言论?娱乐圈该如何重建公信力?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为正义发声,为孩子们守护一片干净的星空!

来源:大帅哥发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