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2月2日,48岁的台湾女星大S(徐熙媛)因流感并发肺炎在日本去世,消息震惊娱乐圈。然而,围绕她死因的争议却持续发酵。
2025年2月2日,48岁的台湾女星大S(徐熙媛)因流感并发肺炎在日本去世,消息震惊娱乐圈。然而,围绕她死因的争议却持续发酵。
起初,台媒报道称其死于“流感引发的肺炎”,但随后知情人士披露,真实死因实为“败血症”,并直指治疗延误与日本医疗体系问题。
争议1:病情发展为何如此迅猛?
大S的病程仅持续5天。据导游爆料,1月29日她抵日后已出现咳嗽症状,但家人仍按计划前往箱根泡温泉。1月31日病情恶化送医,却因当地医院条件有限被建议返家。2月1日转诊东京后确诊甲流,但未住院治疗。
次日凌晨,她因血氧骤降、双肺全白抢救无效离世。专家分析,温泉导致的脱水、基础疾病(癫痫、心脏二尖瓣脱垂)及免疫力低下,加速了病毒向败血症的恶化。
争议2:家人是否疏忽救治?
舆论矛头一度指向大S的家人。网友质疑其妹小S在姐姐病重时发布跳舞视频,且未坚持住院治疗。导游更称,大S曾拒绝医生留院观察的建议,坚持返酒店休息。
不过,也有台媒澄清,大S出发前并无明显病症,家人对病情突袭措手不及。
争议3:日本医疗体系是否“背锅”?
日本分级诊疗制度被指延误救治。乡间医院缺乏设备,转诊需繁琐手续,语言障碍亦影响沟通。胸腔科医生苏一峰直言,若在台湾,大S或能更早接受重症监护。
正当大S死因争议未息时,近日台湾女星柯以柔在节目中分享亲身经历:她出现与大S相似的流感症状后,迅速就医并花费仅2178元,8天便康复。
这一对比瞬间引爆讨论,网友化身“侦探”,试图从两人经历中挖掘生死分野的关键。
柯以柔在症状初现时即刻求医,未拖延或旅行。反观大S,抵日后坚持行程,泡温泉加重脱水,且多次拒绝住院。台北医生指出,流感治疗黄金期为症状出现48小时内,抗病毒药物可大幅降低重症风险。
基础健康状况
大S多年受癫痫、心脏疾病困扰,两次流产进一步削弱体质。柯以柔则无严重基础病,免疫系统应对更高效。专家强调,流感对健康人群威胁有限,但对慢性病患者致死率可升高10倍。
医疗资源选择
柯以柔在台湾省本地就医,避免跨国医疗的流程与文化障碍。而大S在日本遭遇分级诊疗壁垒,乡间医院无法提供重症支持。
1. 低估病毒,延误治疗
流感并非“大号感冒”,其引发的肺炎和败血症可在数日内致命。复旦大学专家居旻杰指出,及时使用抗病毒药物、监测血氧是保命关键。
2. 忽视基础病,盲目乐观
慢性病患者感染后需格外警惕。大S的心脏病与癫痫史使其成为高危人群,但家人未对此采取额外防护。
3. 异地就医的风险盲区
语言障碍、制度差异可能导致误诊。医生建议,出国前应购买覆盖重症的医疗保险,并了解当地急救流程。
最后想说的,对于网友认为的大s死因存疑,其实这个或许偏激了,不能因为别人差不多的病能在8天痊愈,就以偏概全,毕竟每个人的身体是不一样的哦。
来源:老徐趣读历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