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时间的齿轮缓缓转动,本应以张国荣为主角的纪念日,不知何时竟变成了唐鹤德个人IP的年度营销节点。
又是一年愚人节,"哥哥"张国荣离开我们已整整22年。
当时间的齿轮缓缓转动,本应以张国荣为主角的纪念日,不知何时竟变成了唐鹤德个人IP的年度营销节点。
今年依旧如常,唐鹤德发文悼念,却在评论区遭遇了史无前例的"滤镜破碎"现场。
为何多年来的"深情人设"突然崩塌?或许是时候揭开这场长达22年"真情表演"背后的真相了。
张国荣离世已有22个春秋,然而他的骨灰至今仍未入土为安。
据港媒曝光,在张国荣离世后,关于骨灰的安放问题就引发了唐鹤德与张国荣家人之间的激烈分歧。
值得玩味的是,这场争论持续了至少一年,各方都表示希望找到合适的安放地点,
却最终不了了之,唐鹤德坚持将骨灰存放在加多利山豪宅中,有媒体甚至直言这是"独霸骨灰"行为。
扪心自问,如果真是出于对逝者的无尽思念,为何不让"哥哥"入土为安?为何要让千千万万的歌迷无处寄托哀思?
拜祭梅艳芳可以去香港大屿山,悼念黄家驹、陈百强可以去将军澳坟场,
怀念邓丽君可以去台北,纪念李玟可以去武汉,唯独缅怀张国荣,
粉丝们只能在香港东方文化酒店楼下摆放鲜花。这样的安排,难道是对一代巨星最体面的告别方式?
"我什么都不要,我只要你留下"——唐鹤德曾借用张国荣的经典台词表达自己的"深情"。
然而,那个曾经声称要为"哥哥"守一辈子的唐鹤德,如今却被爆料已有新的感情归宿。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据传这位比唐鹤德小30岁的"纹身花臂男"新欢,还与唐鹤德一起住进了安放张国荣骨灰的豪宅。
虽然唐鹤德对此予以否认,但网友的质疑声浪早已铺天盖地。
"有新欢还不让下葬就有点不可思议,一天到晚神情人设。"这样的评论道出了不少歌迷的心声。
如果唐鹤德确实已开启新篇章,为何还要固执地将张国荣的骨灰留在家中?
是真的放不下,还是另有所图?这个问题恐怕只有唐鹤德自己心里最清楚。
每年4月1日,唐鹤德雷打不动地会发文缅怀,晒出与张国荣的合照或单人照。
这本是情理之中,无可厚非。
但令人不禁陷入思考的是:这种看似深情的例行公事,
是否已经异化为一种固定的流量密码和个人IP营销?
从最初的肝肠寸断,到如今的按部就班,唐鹤德的态度变化隐约可见。
曾几何时,那个为张国荣泪流满面的唐鹤德,是否已经习惯了每年借此机会刷一波存在感?恐怕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有数。
细细回顾这22年的纪念活动,我们不难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变化:原本应该聚焦于张国荣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的纪念活动,
却悄然转变为唐鹤德个人"深情守护者"形象的加持仪式。
每年的纪念日,唐鹤德的一举一动都会登上热搜,甚至盖过了对张国荣本人作品和贡献的回顾与纪念。
这种"主角光环"的转移让人不禁发问:这些年来的纪念活动,到底是在缅怀张国荣,还是在为唐鹤德的"痴情人设"添砖加瓦?
当本该以逝者为中心的纪念变成了一场自我标榜的个人秀,这样的纪念还有何意义可言?
正如网友所言:"爱与不爱,区别太明显。"无论是真情还是表演,时间终将揭晓一切。
在张国荣离世22周年之际,也许我们更应回归本心,
真正值得纪念的,是他留给这个世界的不朽艺术和精神财富,而非围绕他的种种世俗纷争。
关于唐鹤德,无论他的所作所为出于何种考量,
希望他能尊重"哥哥"和千万歌迷的心愿,让张国荣最终得以入土为安,
给予他一个真正有尊严的告别。
毕竟,对逝者最大的敬意,不是将他囚禁在自己的私人领地,而是让他自由地奔向属于他的星辰大海。
来源:番茄娱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