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周星驰到底多有钱?这没有标准答案,毕竟世界上很多地方连官员都不用公开财产,何况星爷只是一位演艺圈人士,没有财产公开的义务。
虽说我们都欠星爷一张电影票,令人欣慰的是,这并未影响星爷的财富积累。
周星驰到底多有钱?这没有标准答案,毕竟世界上很多地方连官员都不用公开财产,何况星爷只是一位演艺圈人士,没有财产公开的义务。
关于星爷的身家,媒体上的说法很多,从20亿到200亿港币的都有。即使我们采用20亿港币这种最少的说法,那星爷也是香港演艺圈里面的顶级富豪了。
在香港这样竞争激烈,阶层固化的社会环境里,草根出身的星爷能掌握如此多的财富、实现财务自由并不容易。即使在我们想象中来钱快,容易实现阶层跃迁的香港演艺圈,也经常有曾经很红的艺人贫困潦倒,落魄街头的新闻爆出。
星爷为什么能白手起家,从一无所有的草根成长为百亿身家的富豪?当然不是纯靠演技,综合各方面的公开资料,解析星爷的财富密码,我个人总结为“多、快、好、省”这4个字,即:演艺事业赚的多,房产买卖来钱快,理财思维方式好,生活简朴又节省。
周星驰的立身之本是演艺事业,他财富积累的第一桶金也来自演艺事业。
从星仔到星爷,周星驰的演艺事业有一个稳扎稳打,逐步升级的过程。
从“死跑龙套的”,到儿童节目主持人,到知名演员,到著名导演,再到娱乐公司老板,一路走来,周星驰的奋斗艰辛而勤奋,里面的心路历程和心酸委屈可以从他的很多电影情节里面看出来。
星爷真正手里开始有钱得益于他走喜剧路线红了之后的高片酬。
比如,1992年,由张国荣、周星驰、黄百鸣主演的电影《家有喜事》大卖,周星驰的片酬高达800万港币,比张国荣的300万片酬还多了500万。
而1992年周星驰主演的电影中上映了的就有7部,被戏称为周星驰年。其他的6部电影片酬虽然没有《家有喜事》多,但每部几百万总是有的。
1994年,周星驰与人合伙创立了彩星电影公司,正式开始投资电影,推出的第一部作品就是封神之作《大话西游》。
这部影片后来口碑很高,但当时票房一般,星爷不久后也从这家公司撤股。
之后星爷又创立了第二家电影公司:星辉海外有限公司,这家公司业绩很好,随后的10多年里,该公司投资的电影票房超过30亿元,作品包括《食神》、《喜剧之王》、《少林足球》、《功夫》等为人熟知的喜剧电影。
近些年,星爷的影片口碑参差不齐,但收益方面还算赚得盆满钵满。
比如,2013年的《西游降魔篇》上映后成为当年最卖座影片,并以12.45亿元票房打破华语电影在全球的票房纪录;2016年的《美人鱼》再次以33.92亿票房创造了当时中国电影史上最高票房纪录。
除了票房,作品版权收入也是收益的重要一部分。比如,2017年,爱奇艺以4.2亿重金从星爷公司买下电视剧《美人鱼》网络独播协议,用2.88亿元买下了网络剧《西游降魔篇》独家全额投资权。
房产买卖来钱快除了拍电影,星爷最主要,来钱最快的副业是炒房。
很早以前就有香港媒体报道过:星爷经常骑着单车去踩楼盘,他也因为炒房炒得风生水起被封为“楼王”和“铺王”。
1990年,刚刚在演艺圈赚到第一桶金的周星驰买入人生中的第一套房产,从此便在炒房的赛道上越玩越大。
根据媒体的不完全统计,星爷入手过的房产和商铺至少有14套,大都是非常值钱的豪宅和旺铺。
比如,他在1992年买入的中半山梅道5号的复式楼盘,位于香港著名的豪宅区,李嘉诚等上层名流都住在附近。当年星爷以2380万港币买入这里,同年很快又卖出了,小赚300万港币。
星爷1993年入手两套浅水湾道怡峰顶层复式楼盘,这里住着哥哥张国荣、歌神张学友等大牌港星。3年后他将两套房产卖出,净赚2000多万港币。
1996年他以8380万港币的价格买下位于香港“普乐道七号”的四层高的独栋别墅豪宅,用来自住。这栋豪宅曾入选福布斯评选的亚洲十大豪宅之一。2006年星爷将这栋豪宅以1.3亿元港币卖出,赚了4600多万。
此外,周星驰还斥资5000多万港元收购湾仔皇后大道东钜芝楼,楼价后来升至近1亿元港币。他在香港旺角以及九龙尖沙商场皆有商铺投资,后来通过转让带来上亿港元收入。
周星驰房产买卖最大手笔应该是出售了太平山顶的3栋豪宅,共收获14.5亿港元,其中两栋的成交价还刷新亚洲不可分割地段洋房最贵呎价纪录。
值得一提的是,这3栋豪宅是星爷自己搞房产开发建的。他于2004年跟菱电集团合作以3.2亿港元购入太平山“天比高”山顶地皮,并重建了4栋独立别墅,分别命名为普乐道10号、12号、16号和18号。
后来,星爷就长期住在这4栋豪宅中唯一没卖的12号豪宅里。
理财思维方式好关于理财的重要性,有句流传很广的名言:“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方面,星爷有自己的心得和名言:“不会理财,就是咸鱼”。
纵观星爷的生财之道,他的理财智慧是:以开放的理财心态,通过多渠道、多领域的投资方式,不断地用手中的资金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除了上面提到的电影和房地产,星爷的投资还涉及到很多行业。
2005年,星爷就开始尝试资本运作,希望将自己手里掌握的一家公司上市,不过没有成功。
2010年5月份,周星驰出任帝通国际执行董事,并将公司更名为比高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该公司于5月27日在中国香港创业板上市,周星驰拥有其35.64%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到2012年11月,周星驰持股比例达52.85%,拥有绝对控股权。
除此之外,近年来星爷还涉足影院投资以及游戏投资等。
例如,他以661.1万元收购了永川的一家越界电影城51%的股权;以631.6万元收购北碚的一家越界电影城51%的股权;以609.3万元买入了成都郫县嘉裕电影城51%的股权;以1090.3万元收购了位于上海的南翔智地广场电影城75%的股权。
2025年2月,星爷控股的比高集团发布公告,旗下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辉驰 (上海) 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与恺英网络旗下杭州恺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恺兴网络”)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共同宣布成立合营企业,大力推广生成式人工智能游戏业务。
星爷的这些多渠道投资当然有赢有亏,但总的来说,践行了“以钱生钱,不把鸡蛋放同一个篮子”的理财观念,显示了他生财有道的魄力和智慧。
生活简朴又节省能长期维持家财万贯的人一般都是既懂开源之法,也通节流之道。既会赚钱,也不乱花钱。星爷就是这样的人。
星爷为人十分朴素低调,经常同一件运动服反复穿,虽然也有豪车,但是很少开,一般只是放在车库里不用。他平时喜欢骑自行车和打的出行。
据说,不工作的时候,星爷喜欢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出门,吃一碗面,然后回家,一个人静静地品红酒。
更离谱的是,他还多次被媒体拍到在酒店吃完饭,打包剩菜回家。
不过有一件事,星爷还是挺舍得花钱:慈善。
据说,汶川地震时周星驰捐了3000万港币给香港红十字会;他还曾向内地贫困地区捐建了100多所小学,以及30多间放映室,还有很多物资。不过,这些事情因为他没有授意媒体进行大肆宣传,所以知道的人并不多。
这样一个低调内敛、物欲不高的人,拼命赚这么多钱干嘛呢?也许星爷的答案和很多被贫穷生活捶打过的人一样:为了心安!
来源:空气猫的老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