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像奖的三宗罪:论资排辈、分猪肉、裙带关系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5-04-10 17:52 4

摘要:4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候选人造型照于昨天发布,而这次颁奖典礼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每年影迷们最关注的话题影帝花落谁家,自然又在网上掀起新一轮的讨论

又是一年金像奖。

4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候选人造型照于昨天发布,而这次颁奖典礼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每年影迷们最关注的话题影帝花落谁家,自然又在网上掀起新一轮的讨论

提名候选人分别是:郭富城 《临时劫案》、许冠文 《破地狱》、刘青云 《爸爸》、林峯 《九龙城寨之围城》、游学休 《看我今天怎么说》

坊间早有议论,今年可能要遵循金像奖的传统美德“敬老”,内定给许冠文。因为要好头好尾,许冠文是金像奖历史上第一位影帝(PS:当年他也是唯一候选人),在他82岁高龄之际再次圆梦,岂不皆大欢喜?

有人说金像奖喜欢搞“补偿”,刘青云累计18次提名,3封影帝,得奖的却都不是他最优秀的作品。如此敬业爱业,再给他一次也不算多。

郭富城在此番提名的《临时劫案》中梅蓝天的表现惊艳亮眼,在演技专业上的大胆创新,一扫影坛老戏骨们惯用的路径依赖,可以说是彻底掀了“演技派”们的桌子。但却甚少有人提起,甚至被称为“冷门”。为何?也许是因为他不混“圈子”也不够“老”?

其实,香港电影金像奖,这个曾经被誉为"东方奥斯卡"的盛事,在华丽表象之下,早已被“三宗罪”侵蚀,不仅扭曲了奖项的公正性,更成为窒息香港电影生命力的无形之手。今天就来细数香港电影金像奖的三宗罪:

一、论资排辈

论资排辈的阴影笼罩着金像奖的评选过程,使得这一本应鼓励创新的奖项沦为资历的竞技场。金像奖历史上最著名的"冤案"之一,莫过于1994年《新不了情》击败《东邪西毒》夺得最佳影片。当年王家卫的《东邪西毒》以其前卫的叙事和视觉风格开创了武侠片的新纪元,却被尔冬升相对传统的《新不了情》击败。评委之一的黄霑后来透露:"当时很多人觉得王家卫还年轻,应该多等等。"

这种"排队文化"在近年愈演愈烈,2018年古天乐终于凭借《杀破狼·贪狼》获得最佳男主角时,舆论普遍认为这是对"多年陪跑"的补偿而非单纯对当年表演的肯定。

在去年梁朝伟凭借《金手指》中的浮夸演技,第六次获得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后。金像奖的专业性和含金量再次受到质疑。奖项公布后,迅速在网上引发了网友的批评,香港网友几乎一致对梁朝伟获奖表示不满,他们更倾向于另外两位入围最佳男主角奖的演员林保怡和黄子华。

这种论资排辈的评选逻辑,导致香港电影陷入创新乏力的恶性循环。

二、分猪肉

“分猪肉"式的奖项分配,让金像奖沦为利益平衡的工具,而非艺术成就的标尺。

典型的案例是2012年《桃姐》横扫五大主要奖项,创下金像奖历史纪录。当时有评委私下表示:"许鞍华这么多年不容易,该给的都给了吧。"这种"补偿心理"直接导致当年同样优秀的《夺命金》等作品被边缘化。而补偿许鞍华,却亏欠了刘青云,这怎么办呢?那当然是再找机会补偿刘青云啦!

刘青云就是“补偿文化”的重灾区。他累计提名18次,3获影帝。获奖影片分别是:2007年《我要成名》、2015年《窃听风云3》和2023年《神探大战》,大家感受一下吧。这些都不属于他表现最优秀的电影,而他表现出色的《忘不了》却输给了《大只佬》的刘德华,《夺命金》再次输给了《桃姐》的刘德华,每次与刘德华相遇,刘青云都铩羽而归。

"分猪肉"现象背后是香港电影圈日益严重的山头文化,各大制片公司、导演派系之间的默契分配,使得奖项失去锐利度。

杜琪峰导演已经十几年都拒绝出席金像奖的颁奖典礼,他也数次公开抨击金像奖的弊端。他说“我不希望他们分猪肉,但他们整天分猪肉”“有些演员拿了影帝,还是演的一塌糊涂。”“永远不去,除了他们改变,不然死也不去!”

三、裙带关系

裙带关系的蔓延长成了笼罩金像奖的藤蔓,使得这个小圈子越来越封闭。

金像奖四十余年的历史中,最佳男主角被极少数的演员反复垄断,呈现明显的“影帝垄断”现象。梁朝伟六度称帝,刘德华三次封帝。相比之下奥斯卡的最佳男主角得奖重复率极低,最近20年间只有丹尼尔.戴.刘易斯三次获得奥斯卡影帝。金马奖也展现出更高的流动性。

这种“影帝垄断”现象绝非偶然,它深刻反映了香港电影工业中盘根错节的裙带关系与小圈子文化,这种封闭性正在持续扼杀香港电影的活力与多样性。

典型的例子就是金像奖评委构成高度固化,根据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数据,金像奖评委中60岁以上占比超过40%,且近70%的评委相互之间存在直接合作经历。这种"熟人社会"的评审结构,使得新人新作除非获得圈内大佬提携,否则很难进入评奖视野。

对比奥斯卡和金马奖:奥斯卡的评委群体超过9000人,近年来新增大量国际评委,这种“去中心化”结构很好地稀释了个人影响力。金马奖则通过两项关键设计保持活力:一是评委轮换制,每年都更换大部分评委,二是明确禁止与候选人有合作关系的评委投票。

香港电影金像奖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是继续做既得利益者的俱乐部,还是重拾初心成为香港电影的灯塔?今年的金像奖会延续三宗罪的“优良传统”,还是会让艺术重归艺术,让公平照耀公平?我们拭目以待。

美国都要MAGA了,香港电影金像奖为什么不能再次伟大?

Let’s Make Hong Kong Film Awards Great Again!

还MA不了,那就去GA吧!

说谢谢!

来源:十日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