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华表奖对她来说,仍然是意义非凡,这也是该奖诞生的第一位中国香港影后。
惠英红凭借《我爱你!》,拿下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影后。
她哽咽着说,这个奖她等了40年。
虽然惠英红的履历中,已经是第五次摘得影后,
但华表奖对她来说,仍然是意义非凡,这也是该奖诞生的第一位中国香港影后。
领奖台上,惠英红泪光盈盈。
65岁的她,拼到这个位置,靠的是流淌在自己血液里的“狠”,那是一种野火烧不尽的生命力。
说起来,惠英红不是入圈后才成为大家敬畏的“拼命红姐”的。
3岁的时候,她就在香港街头乞讨。
60年代的湾仔地区新旧交杂,打打杀杀是日常便饭,陪酒女、流浪汉、疯子
横行,
小小的惠英红,在这样的环境里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既要机警地察言观色,找到合适的目标要到钱,也要随时看顾自己的安危。
母亲也不会格外怜爱幼小的孩子,只冰冷地告诉他们:
你们不去要饭,全家都得饿死!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惠英红长成了早慧又坚韧的摸样。
13岁的时候,惠英红决定去美丽华夜总会当舞女。
因为她遇到了一个美国水兵,哪个男生连续七天买了她的口香糖,
并且在最后踏上前往越南的军舰离开的时候,用粤语跟她说了一句“我爱你”。
惠英红想站上舞台,寻找这个男孩的踪迹。
如果这个舞台很大很大,当然就更好了。
之后,她在夜总会碰到了贵人,得到邵氏公司导演张彻的赏识,入了圈。
她拿到了《射雕英雄传》穆念慈、《烂头何》翠红等角色,但这工作一个比一个苦。
公司给她安排了宿舍,让她大量接戏,不是看她有潜质,而是知道她便宜好用。
尤其是翠红这个角色,虽然是惠英红第一个女主角,但都是实实在在地挨打戏份。
因为演这个角色吃的是“真拳头,劝退了其他竞争者,惠英红才有了这个机会。
她不怕死,只知道这次机会不抓住,下次就不会有自己的位置了。
“打女”在当时的港圈也是比较稀缺的存在,大多女星,都更愿意安安静静当个大美人,落个自在。
但惠英红也庆幸,能在这条小众路线上,慢慢杀出自己的一席之地。
她曾在节目中坦白,自己的脸缝过89针,都是拍打戏负伤后的医治,也算是整容了。
但这些,都是她骄傲的勋章啊。
聊到童年黑暗的经历,她也很清醒,觉得得失权衡,人总归不能太贪心:
“失去了童年,也得到了眼界,这是一生受用的东西。”
也确实,当乞儿的经历,惠英红早早见识了矛盾又复杂的人性,也养成了极强的观察和学习能力。
22岁,她就拿下了第一届金像奖最佳女主角,也是唯一一个凭打戏拿到影后的女演员。
不过,后来香港影视没落,尤其是打女市场的黄金期不再,惠英红试图转型文艺方向失败,陷入低谷。
这一沉寂,就是十年。
过程中,她患上了重度抑郁,直到2001年许鞍华的《幽灵人间》出现。
这个导演对自己的童年耿耿于怀,作品一直在探索母女关系的主题。
恰好惠英红,也与导演达成了同频。
惠英红杂志电影中饰演舒淇的母亲,这一角色也让她摘得了第七届金紫荆奖最佳女配角。
在这之后,惠英红诠释了很多母亲的形象,即便是台词没几句的角色,也非常深入人心。
事业再次发展起来的时候,惠英红的家人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哥哥也猝死家中,打击连连。
人间诸多苦与乐,都是上天留给我们的课题。
惠英红挣扎半生,最后选择把自己打碎了,揉进角色里。
她在《幸运是我》中饰演了一个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彼时她的母亲已经身患此病30多年。
“芬姨”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家里,她会点上一根已经燃尽的烟,蜷缩成一团,眼神里藏不住的悲凉。
这些都是惠英红的真情实感。
不得不感慨,从生活里汲取表演灵感的演员,确实是一举一动信手拈来,直达人心。
因为观众,也是生活在实处的人啊。
63岁生日的时候,惠英红穿上了婚纱,对多年前那个给予过她温暖的老兵说“有缘相见吧”。
其实她比任何人都清楚,大概这辈子是无缘了。
但当初那个激励她走上舞台的男人,在她心里无法磨灭。
而演艺事业,救她于水火无数次,已然成为了她此生的骄傲。
如今惠英红登顶华表影后, 依然怀着少女般热烈的心态:
“很怕这是场梦,我想着等拍不动的时候能拿一次这个奖,没想到还能继续演就拿到了!”
恭喜红姐,轻舟已过万重山。
来源:木易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