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起张明敏,很多人可能不认识,但提起《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别说是老一辈,现在很多年轻人都熟知歌词和韵律。
文 | 忆禾溪
编辑 | 忆禾溪
提起张明敏,很多人可能不认识,但提起《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别说是老一辈,现在很多年轻人都熟知歌词和韵律。
而这首歌,就是张明敏唱的,作为一名爱国的香港男歌手,他因这首歌一炮而红,也因这首歌陷入过绝境。
不过,哪怕在人生最低谷,哪怕倾家荡产也要为国捐款。
可能是这一生经历了太多的缘故,如今69岁的他老态横生,完全看不出往日的痕迹。
几十年来,张明敏究竟经历了什么?
1984年,春晚舞台上,一位香港歌手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力。
“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这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当张明敏开口唱歌的时候,舞台上的他以及台下的很多观众,都不自觉的流下眼泪。
尤其当得知这首歌的名字叫《我的中国心》后,观众就更加有感而发。
可以说,如果不是深深地热爱着祖国,张明敏的歌声是无法让台下观众产生共鸣的。
因为这首歌,张明敏这位香港歌手在内地一炮而红。
其实,《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创作背景十分特别,上世纪80年代,日本相关部门在编写中小学教材时,颠倒黑白,篡改侵华历史。
再加上当时中英已经开始就香港回归开始进行谈判,这两件关乎国家的事,让香港作词家黄霑萌生出创作这首歌的想法。
《我的中国心》创作出来后,选择张明敏来唱这首歌曲,其实在这首歌最初发行的时候,人们的喜爱度并不高。
直到1984年,张明敏收到春晚导演的邀请,在舞台上唱了这首歌后,歌舞爆火的同时,歌手也跟着水涨船高。
本以为张明敏会在这次登上春晚后,发展的越来越好,不料却事与愿违。
张明敏自出道以来,就在香港发展,在他来到春晚舞台的时候,香港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
可以说,他来到春晚舞台演唱《我的中国心》是冒了很大风险的,虽然他赢得了很多掌声,但回到香港后,一度陷入被封杀的绝境。
其实不仅是张明敏,当时就连影帝梁家辉,也因为在内地拍电影的缘故,陷入过封杀的危机。
相较于梁家辉,张明敏这类从普通人慢慢走出来的歌手,被封杀后的日子才是最艰难的。
从张明敏小时候开始,他就展现出了惊人的唱歌能力,并且还拜师学艺过,但可能是没有遇到机遇,他这颗好苗子并没有被挖掘出来。
初中毕业后,张明敏先是做了一段时间的救生员工作,意识到没文凭,将来在社会无法立足后,又重回学校。
毕业后,便进入一家厂子里开始繁琐且劳累的工作,后来凭借能力,进入办公室,成为了一名文书。
直到1978年,张明敏在鼓起勇气,参加了歌唱比赛后,渐渐为人熟知,次年,他又在两场比赛中连获冠军,后被唱片公司看中,逐渐成长为一名民族歌手。
不过和其他歌手相比,他在人们心中只能算是个业余歌手。
正是因为《我是中国人》、《中华民族》、《我的中国心》这三首歌曲,让国人感受到张明敏心中的家国情怀,他才越来越为人熟知。
可没想到,就在事业大好的时候,一次春晚,让张明敏惨遭封杀。
被封杀后,张明敏并没有一蹶不振,既然音乐这条路走不通了,便开始投身于创业。
开卡拉OK店、经营酒馆、创立广告公司等,凡是感兴趣的行业,张明敏都涉入过,不过可能是前期准备没做好获机遇问题,他并没有取得成功。
创业的期间,张明敏也在北京开了几场演唱会,这使得他的名气也没有完全消失。
因为心中始终有颗爱国心,所以在1988年亚运会遇到筹资难题时,为了尽自己努力缓解资金压力,张明敏不仅卖车卖房,而且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举办了150多场演唱会。
他将所有的钱,都捐给了亚运会,60万和所需的资金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正是张明敏的无私,也给其他人做了榜样。
不得不说,像张明敏会这样有毅力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是能成功的。
现如今,除了歌手的身份外,张明敏还是香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执行董事,在商业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事业风生水起的同时,但凡国家有危难,他都会毫不犹豫的身处援助之手,拳拳爱国心让人感动。
就像是《我的中国心》一样,张明敏不仅自己爱国,他的精神也影响着家人,从儿子张颂华这个名字就能感受到,他对祖国有多么热爱。
和父亲一样,张颂华如今也已经成长为一名歌手,父子俩也曾多次同台,在舞台上演唱《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曲。
看到他唱歌的模样,人们都夸赞他“有乃父之风。”
如今,张明敏已经69岁,在经历了被封杀、创业失败等坎坷后,在他身上,已经找不到以往的痕迹。
从这张照片来看,张明敏已经满头华发,无论脸庞还是身材都发福了不少,脸上也满是皱纹,老态尽显。
虽说张明敏如今的年龄,显老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他看着要比实际年龄还大。
不过,从他儿子张颂华身上,还能看出来张明敏从前意气风发的模样。
看到儿子高大帅气,才华和商业头脑都不输于他的模样,张明敏想必也非常自豪。
结语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张明敏都保持冷静、低调的心态,还有他深切的爱国心,这都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信源:中国新闻网2013年3月13日——张明敏:从歌手到全国人大代表的“变”与“不变”
来源:忆禾溪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