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大心理学家武志红说:“所谓原生家庭的层级,就是孩子自我的层级,也是孩子命运的层级。”
北大心理学家武志红说:“所谓原生家庭的层级,就是孩子自我的层级,也是孩子命运的层级。”
物质上一时穷不是问题,精神上一世穷才是本质差异。
赵丽颖和大s的原生家庭,虽然经济条件都不太好,但是父母的精神养育层级不同,女儿们自我的层级不同,命运层级也不同。
有心理学家根据父母和子女之间处理焦虑产生的关系,把原生家庭分为五个层级。
很不幸,大s处于最糟糕的底层。
近日,大s妈妈因为悲伤过度送急诊,心脏疼痛一度无法呼吸,打了强心针还觉得“肝肠寸断”。
她一直喊着“熙媛的委屈就是妈妈的委屈”,一想到大S眼泪就停不下来。
事实上,成年大s的委屈就是大s自己的委屈,与妈妈无关,而童年大s的委屈,才是由妈妈的委屈幻化,而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造就了大s一生的委屈。
武志红说:“原生家庭最底层是父母不仅给孩子制造焦虑,他还用最暴力的方式,包括语言暴力、身体暴力等,不断地,你不听我的是吗?那我就骂你。你还不听?我就打你。”
有一次范晓萱来代班《娱乐百分百》,节目中小s笑中带泪得聊起了小时候三姐妹老是挨妈打,还求泥菩萨保佑的心酸往事。
小s:“我妈真的还蛮做自己的诶,她打那个,咻咻,死小孩,死小孩,从来不手软的。”
看来s妈年轻时不爽,常常以一揍三,以强胜弱。
小s:“我妈打人招式真的很奇特啊,水管、衣架、牌尺她都打,然后以前被她打超惨的,尤其是大s。
因为大姐犯错,大姐中间的一起打,然后我犯错,那就我中间的一起打。所以大s常常就是连带,这两摊都要赶就对了。”
所以,三姐妹中,实际上大s的自我是被摧毁得最严重的一个,她的容器基本上是破碎的。
“假设孩子最初的自我,只有这么一点点。父母的自我,是一个更大的自我,就把孩子的那个自我给撑破了或者撑裂了,孩子觉得他的自我要瓦解了,这是一种死亡感。”
武志红解释说。
“可是我知道我内心很灰暗,我就是觉得死后的世界是非常美的,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反正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大不了就死,那就开心了就完全达到我的愿望。”
大s在20几岁的采访,也应证了在五六年级的时候,她就已经发现了自己的抑郁倾向和对死亡的向往。
想想,大s童年时那么小的自我,如何容得下s妈那么大的自我?如何容得下如此多不属于她的本该父母自己承担的焦虑?
这样,拥有一个早早就被撑裂得破碎不堪的自我容器,她长大成人后,就只能靠着“向死而死”的美白术谋一口青春饭吃,维持正常人活着的状态已是不易,更不要提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如此,没有一个独立完整的自我,无论走多大运嫁多大豪门情圣,都无法不“委屈”。
关系的本质是谁制造焦虑,谁容纳焦虑。
如果孩子幼小的时候,父母能够容纳孩子的焦虑,孩子的自我就会开始扩容。
自我的容量越大,说明发育得越好,人就会越热爱生活,那么命运的层级也会更高。
“最高的层级是,父母不仅容纳孩子的焦虑,而且让孩子明白做事情的道理,那我想这就是最顶级的父母。”
武志红说。
月问发现,赵丽颖的父母就是这样。
虽然出生在河北廊坊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虽然小时候家里穷需要在田里干农活,虽然想要洋娃娃买不起只能玩泥巴扑蜻蜓,但是赵丽颖的自我却被养育得很健康。
下面是2016年金星采访赵丽颖的一段对话,那是在她《花千骨》刚大火之后。
金星:“家里和妈妈近还是爸爸近?”
赵丽颖:“爸爸”
金星:“为什么?”
赵丽颖:“因为我妈她就是一个家庭妇女。”
金星:“太絮叨了?”
赵丽颖:“也不是,她主要就是照顾家人。可能跟爸爸会分享一些工作上的事情,还有这些发展方向,可能就是多一些。”
由此可见,颖宝有个分工明确,温暖有爱的家。
颖爸虽然只是基层民警,但是做人做事最好的道理,他都懂,而且他也实实在在担起了一家之主养家和育人的责任。
他乐于倾听女儿的分享,并且常常和她讨论给以指引。
赵丽颖能够坚持7年龙套,想必和爸爸的精神鼓励与长远发展的规划分不开。
而s爸则酗酒、找三儿、赌钱、打老婆揍孩子……他给全家带来的只有令人痛苦焦虑的不安全感。
颖宝说妈妈只是家庭主妇,负责照顾家人,但是却“不太絮叨”。
家庭主妇“不絮叨”,在古今中外简直是“千年难遇”。
爱絮叨,于家庭主妇通常意味着“负面情绪”需要宣发出来,没有实现的欲望需要通过抱怨“平衡回来”。
而颖宝的妈妈却没有,可见她日子过得虽然不宽裕但是充实满足。
不爱说话爱干活,行动力强,这点颖宝随妈。
而年轻的s妈,絮叨输出负能量,算是客气的了,拿小s的话说“花样打小孩”她才能够“蛮做自己的”。
后面金星还聊到了催婚的话题。
金星:“弟弟结婚以后催没催过你说,赶紧吧,也结婚吧。”
赵丽颖:“他们就觉得反正就顺其自然,然后也不催我。然后天天一回去,也就跟孩子似的,反正他们也不着急。”
与普通家庭的父母不同,颖宝爸妈似乎特别尊重她的选择,维护她的边界,一直当大宝贝儿宠着。
重男轻女、催婚催嫁,中国农村几千年的传统“恶习”,他们家居然都没有“传承”?!果然育儿高手在民间。
这才是真正大女主的正确养成方式啊!
一味对外用强,对内讨好的性格,连人格独立都算不上,何谈去长久得热爱生活?
热爱和不热爱,就是人和人之间最直接的差别。
热爱的人,不赢都很难。
你怎么看?
欢迎讨论。
感谢点赞转发收藏,我是另类追星追剧带你遇见精神力量的月问,下期见。
来源:小宇侃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