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影:《怒火·重案》之后,有几部港产片赚到了钱?

好看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15 12:05 4

摘要:该片创下了,迄今为止港产片在内地的最高票房纪录,但单从票房数据角度来看,它也是港产片“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陈木胜遗作《怒火·重案》。

该片创下了,迄今为止港产片在内地的最高票房纪录,但单从票房数据角度来看,它也是港产片“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自此之后,有二十余部港产片在内地上映。

有几部赚到了钱?

先看五亿票房以上。

按这个标准,包括有6.28亿的《反贪风暴5》、6.79亿的《明日战记》、7.12亿的《神探大战》、5.74亿的《金手指》和6.84亿的《九龙城寨之围城》。

共计五部。

以官宣投资规模论,成本4.5亿的《明日战记》和成本3.5亿的《金手指》,赔到“底掉”,而成本一亿的《反贪风暴5》和《神探大战》,以及成本两亿的《九龙城寨之围城》,则显见“赚钱”。

尤其是《九龙城寨之围城》,全球票房飘红,回报极为可观。

后续来说,这三部“赚钱”的电影,都传出有续作计划,分别为《反贪风暴6》、《神探大战2》、《九龙城寨之龙头》和《九龙城寨之终章》。

不过笔者以为,“反贪”和“神探”系列,恐难延续势头。

可重点关注《九龙城寨之龙头》。

再看两亿到三亿层级票房。

这个层级,有2.84亿的《扫毒3:人在天涯》、3.9亿的《潜行》、2.37亿的《临时劫案》、2.11亿的《破·地狱》、3亿的《危机航线》、2.58亿的《焚城》和2.7亿的《误判》,以及正在上映中,已经过了两亿票房的《猎金游戏》。

计八部。

其中,官宣投资成本在两亿左右的电影,包括《扫毒3:人在天涯》、《潜行》、《危机航线》、《焚城》和《误判》,全数亏本。

金融大片《猎金游戏》的成本存疑,笔者估计,如果将宣发计入,大概率会超过一亿。

以目前走势,回本已然无望。

最后“赚钱”的,反而是两部中小成本港片,《临时劫案》和《破·地狱》。

传统商业片末路?

一亿层级及以下票房。

两亿及以上成本,包括《搜救》、《风再起时》、《爆裂点》、《红毯先生》和《海关战线》,以及一亿成本的《梅艳芳》和《别叫我“赌神”》。

计六部。

余下九部中小成本电影,有《边缘行者》、《还是觉得你最好》、《毒舌律师》、《断网》、《暗杀风暴》、《困兽》、《还是觉得你最好2》、《谈判专家》和《恶行之外》。

总计十六部电影,除了《毒舌律师》和《还是觉得你最好》,其他电影就不要考虑赚钱问题了。

片方亏到哭。

至此可做总结。

账面来看,自《怒火·重案》之后迄今,总计在内地上映过的二十九部港产片中,只有七部电影“赚钱”,而十二部两亿及以上投资成本的电影中,只有一部“赚钱”。

以“巨头”论,郭富城参与五部电影,两部“赚钱”,但《九龙城寨之围城》属“友情客串”,不该居功,刘德华参与六部电影,全部亏损,古天乐参与七部电影,两部“赚钱”,甄子丹参与两部电影,全部亏损,梁朝伟参与一部电影,亏损。

反而是近年在香港崛起的黄子华,声势不凡。

他被“排挤”在港式主流商业电影之外,通常都只能携小众剧情片或者无厘头类型片出现,故与大投资电影“绝缘”。

但正是这样一个黄子华。

自2018年以来,三夺香港票房年冠、两破香港华语片影史票房纪录,在内地票房角度,近年来,他总计上映了四部个人电影,其中有三部“赚钱”。

当下香港影史票房总榜上,华语片前五名,黄子华一个人,占了三个位置。

恐该反思。

港产片亟待破局。

港片红利的时代,已经过去。

不要在迷信“两亿基本盘”,也不要执着于虚夸声势的“重磅投资”,破局的根本在于“赚钱”,而想要“赚钱”,请拍出好电影。

唯精唯纯。

来源:唐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