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一”假期,不少观众对港产影片《猎金游戏》遭受冷遇感到不公,甚至将其比作电影市场的“申公豹”。有人借用“人心中的成见是难以逾越的高山”的名言,为该电影起初便被贬为“牺牲品”而鸣不平。
“五一”假期,不少观众对港产影片《猎金游戏》遭受冷遇感到不公,甚至将其比作电影市场的“申公豹”。有人借用“人心中的成见是难以逾越的高山”的名言,为该电影起初便被贬为“牺牲品”而鸣不平。
然而,个人认为《猎金游戏》并不存在多大的冤屈。尽管该片在豆瓣的评分刚刚及格,稍微胜过一些港产动作片;尽管在五一档中它的票房排名第二,我仍然觉得这部影片缺乏特色,显得过于敷衍。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小长假期间,作为唯一港片的《猎金游戏》在排片上并未受到挤压。这与过往港片在内地市场排片普遍不佳的现象形成鲜明对比。
首映日,《猎金游戏》的排片占比达到17%,考虑到导演邱礼涛的名气,该片起初被认为是档期最不可能成功的作品,这样的排片率确实令人惊讶。整个档期排片走势稳定,在缺乏突出作品的情况下,《猎金游戏》意外成为受益者。
上映七日,该片票房达到1.45亿元,超出了预期,并引发媒体的一片赞誉,甚至有声音再次提起“港片永不衰落”的话题。但我认为这有些言过其实。《猎金游戏》不同于去年五一档的《九龙城寨之围城》,它并未为港片注入新生力量,仅是“旧瓶装新酒”,制作相对规整的商业片罢了。
邱礼涛导演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观众对其不抱期待也在情理之中。尽管他偶有佳作,但多数作品仍难脱“烂片”之名。他的作品中似乎难以摆脱传统港片的框架和惯性。自《拆弹专家2》后,他并未有太大作为,反而可能导致港片的进一步衰退。
即便是备受推崇的《拆弹专家2》,在不少行家眼中,也仅仅是“邱导依旧偏爱其风格,不能过分苛求”。这话中意味,值得深思。
《猎金游戏》是一部围绕金融题材的商业片,它通过不同角色的视角揭示了资本如何扭曲人性。
故事对金融界而言并不新颖,无非是投资银行与实业公司勾结,数据造假,提升公司估值等桥段,还有对赌协议、公司股份争夺等股市游戏的描绘。
据宣传,该片是邱礼涛耗时十年筹备的作品,融入了大量真实金融事件。但如果十年的筹备成果便是《猎金游戏》,我想说,邱导或许该暂时歇息,港片已岌岌可危。
影片在剧情和金融术语处理上显得浅尝辄止,节奏沉闷,专业术语堆砌,情节转折生硬。不仅无法与《大空头》《国家破产之日》等经典相比,与杜琪峰的《夺命金》和刘青云的《股疯》相比也有较大差距。
演员方面,刘德华饰演的金融教父张托德是影片的一大看点。他饰演的角色复杂,既有资本操盘手的精明,又有道德捍卫者的坚守。
然而,刘德华演绎的张托德并未突破常规,这类角色在港片中屡见不鲜。尽管他在交易大厅的戏份中有亮点,但他的最大作用似乎仅限于吸引观众。
欧豪近期频繁露面,在《猎金游戏》中饰演的高寒一角并不讨喜,其由底层青年堕落为资本奴隶的形象过于标签化。
欧豪的表演略显生硬,加上蒋梦婕、倪妮等其他角色缺乏深度,导致角色塑造失衡。这再次凸显了导演邱礼涛在角色刻画上的不足。
来源:契胜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