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都被骗了?陈奕迅被造谣因病逝世,粉丝与助手道出真相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5-05-21 22:43 1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材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辛苦各位看官支持,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材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辛苦各位看官支持,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文丨不知白

编辑丨栗子

谁能想到刷个手机能刷出"云出殡"的奇观?胡歌在剧组拍戏拍得正欢,突然被网友点上三炷香;李玉刚在直播间唱歌没跑调,热搜上却说他"人没了"。

你说离不离谱?

这年头造谣成本低到令人发指。

李连杰前脚还在日本泡温泉,后脚中文互联网就给他办起了追悼会。

更离谱的是,这位功夫皇帝本人刷到自己的"死讯"时,正端着杯红酒看海景。

最让人血压飙升的当属袁隆平院士事件。

2021年5月22日清晨7点,全国人民还在吃早饭,突然弹窗跳出"袁老逝世"。

等官方辟谣还没喘匀气,下午1点07分噩耗竟成真。

这种魔幻现实主义的剧情,连编剧都不敢这么写。

最近这把"催命香"又烧到了陈奕迅头上。

15日他刚在微博道歉,说得了新冠要暂别舞台,评论区还都是暖心祝福。

结果三天后油管某频道突然放出黑白遗照,配着哀乐说"歌王陨落"。

这波操作直接把网友整懵了——人还在隔离酒店喝川贝枇杷膏呢!

深扒这个造谣账号"娱乐大爆炸",简直堪称"明星殡葬专业户"。

去年用AI换脸技术给成龙P遗照,结果被本尊打脸——人家正在巴黎时装周走红毯。

这次如法炮制陈奕迅"死讯",连背景音乐都懒得换,直接循环播放《好久不见》伴奏带。

要说这些谣言为什么能传开,还得"夸"某些搬运工的手速。

油管视频凌晨2点上传,5点就有人截图发微博带话题。

等工作室上午9点辟谣时,话题阅读量已经破亿。

有粉丝气得直跺脚:"我家爱豆得个感冒,硬是被传成头七还魂!"

歌手叶晓粤19日的朋友圈截图亮了。

她直接@陈奕迅助理:"哥,听说你老板没了?"对方秒回三个笑哭表情:"他在浴室唱《浮夸》把邻居都吵醒了。

"这波在线打脸看得网友直呼过瘾,建议造谣者改行写科幻小说。

细数这些年的"被死亡"闹剧,从文章配图就能看出造谣者的"技术迭代"。

早年用PS合成救护车照片,现在直接上AI生成悼词;过去编个聊天记录截图,如今会剪辑综艺片段当"遗作"。

难怪有网友调侃:"建议给这些P图高手发殡仪馆offer。

"

要说最无辜的还是吃瓜群众。

早上刚转完蜡烛表情包,下午就要删除动态装失忆。

有网友自嘲:"我在微博云守灵三天,结果爱豆在抖音跳健身操。

"这种信息过山车,心脏不好的真扛不住。

陈奕迅工作室这次反应堪称教科书级别。

先甩出医院诊断书,再放经纪人现场视频,最后附上律师函三连击。

粉丝们也没闲着,把演唱会延期公告P成"复活倒计时",评论区秒变段子手大赛现场。

深究这类谣言传播链,总绕不开某些海外平台的监管漏洞。

那个造谣账号注册在境外,服务器架设在公海,举报按钮形同虚设。

更魔幻的是,该频道靠发布明星"死讯"竟然月入3000美元打赏,真应了那句"流量面前,良心算个P"。

不过这次事件也让我们看到希望。

从叶晓粤等圈内人主动辟谣,到普通网友自发#不信谣不传谣#接龙,越来越多人在信息洪流里学会"让新闻飞一会儿"。

有网友总结得好:"看见黑白色先别点蜡,等工作室盖戳再哭也不迟。

"

看着陈奕迅超话里粉丝们晒出的隔离餐,听着《孤勇者》的播放量又创新高,突然觉得这届网友挺可爱。

谣言终究敌不过真唱现场,就像黑夜永远挡不住晨光。

这场闹剧给我们提了个醒: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比传播速度更重要的是求证意识。

下次再看到"惊天噩耗",不妨先问三句话——消息来源靠谱吗?官方确认了吗?当事人喘气吗?

话说回来,陈奕迅本尊正在酒店开线上KTV。

听说歌单里有首《你给我听好》,粉丝们集体喊话:"Eason唱这首!专治造谣的!"

这场网络时代的《生死疲劳》大戏,你是笑着看还是哭着追?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神吐槽。

记得点赞转发,下期我们继续深扒娱乐圈那些让人哭笑不得的魔幻操作。

[免责声明]文章素材均来自网络公开信息,旨在传递正能量。

若涉及版权或事实争议,请及时联系作者。

理性吃瓜,拒绝网暴,共建清朗网络空间。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陈奕迅

微博-陈奕迅个人动态(2023年10月15日)

微博话题#陈奕迅演唱会延期#(阅读量2.8亿)

微博话题#陈奕迅去世?歌手叶晓粤:假新闻#(讨论量49.8万)

来源:脱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