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S都走了,葛斯齐还在翻旧账。晒出和大S经纪人聊天记录,轻飘飘一句“这事还有小S”,直接把网友看懵了。这就像饭吃完了,有人突然把碗掀了,非要让你再看一眼剩菜——膈应人不说,还让人摸不着头脑。
大S都走了,葛斯齐还在翻旧账。晒出和大S经纪人聊天记录,轻飘飘一句“这事还有小S”,直接把网友看懵了。这就像饭吃完了,有人突然把碗掀了,非要让你再看一眼剩菜——膈应人不说,还让人摸不着头脑。
回顾葛斯齐之前的操作,那可是把大S一家“研究”透了。汪小菲的床垫大战、S妈的电费吐槽,哪次不是靠这些料在网上掀起一阵风浪。
每次爆料都像挤牙膏,关键信息藏着掖着,就吊着大家胃口。网友扒出之前大S方说他“收钱办事”,现在又突然出招,到底是为了报复,还是真藏着王炸?
大S一家确实是“热搜钉子户”。离婚吵三年,再婚能吵出床垫连续剧,就连S妈出门买个菜都能被网友讨论半天。
葛斯齐显然摸清了流量密码,只要带上大S,阅读量就稳了。但这次他明显打错了算盘,大S都不在了,还拿这些事说事,评论区直接翻车。有人说他“吃相太难看”,还有人吐槽“有料就直说,别学挤眼药水”。
内娱这种“死后挖坟”的爆料怪象不是第一次见。小s和汪小菲闹离婚,一方不回应,另一方就疯狂输出小作文。
葛斯齐现在的操作,就像拿着显微镜在人家旧生活里找黑点。网友都看不下去了:“新瓜那么多,非得啃这口冷饭?”“去扒汪小菲新恋情不好吗,好歹有人能出来掰扯两句”。
大家讨厌这种行为,本质是心里那杆秤。不管大S生前争议多大,“人死为大”是刻在骨子里的观念。葛斯齐光放聊天记录,没实锤没证据,就靠几句暗示,这和村口大妈传闲话有啥区别?更绝的是他一边喊自己没错,一边又不肯摊牌,把网友当猴耍的套路,早过时了。
葛斯齐这次的爆料,像极了没拍好的悬疑片,开头唬人,中间注水,结尾还烂尾。
真想揭露真相,就痛痛快快甩出证据;要是只想蹭热度,劝他早点收手。当爆料变成“狼来了”的闹剧,下次谁还愿意当观众?
在流量至上的娱乐圈,葛斯齐或许低估了公众对逝者的共情底线。即便大S生前话题争议不断,可如今斯人已逝,无休止的“旧事重提”更像是对逝者及其家属的二次伤害。从心理学角度看,这种持续揭开伤疤的行为,不仅会让大S亲友陷入痛苦漩涡,也容易引发大众对爆料者动机的深度质疑。
回顾娱乐圈类似事件,某些人靠“爆料”短暂收割流量,却在口碑上一落千丈。葛斯齐若只是空口放话,没有确凿证据支撑,最终只会消耗自己的公信力,沦为网友眼中的“跳梁小丑”。
而对于公众而言,吃瓜热情会被一次次狼来了式的爆料消磨殆尽,当信任崩塌,即便未来真有猛料,恐怕也无人买账。这场闹剧该何时收场?或许只有葛斯齐停止消耗逝者,才能真正画上句点。
来源:槿灿看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