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郑智化的人生也如他的歌曲一样温暖有力。双腿残疾却勇敢追梦,成功在华语乐坛留下姓名。
“写歌不是为了追潮流,而是想记录这个时代的样子。”
怀着这样的信念,郑智化写下了《水手》《星星点灯》,感动了无数听众。
郑智化的人生也如他的歌曲一样温暖有力。双腿残疾却勇敢追梦,成功在华语乐坛留下姓名。
然而,红极一时的他却突然“隐退”。那他消失的多年过得如何,当初又为何要隐退?现在64岁的他怎么样了?
《星星点灯》改编一事,曾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
当时,《浪姐》节目中,王心凌组为了更好得呈现舞台效果,便将歌词改为“现在是晴朗的一片天”。然而,却遭到了原唱郑智化的怒批。
对此,不少网友都表示不理解,认为郑智化在小题大做。
“改过的歌词挺好的,正能量。”“时代不同了,歌词老旧了,改编得更有现代感不好吗?”
许多网友都支持改编,觉得改编歌词比原歌词更加正能量。甚至有人怀疑郑智化是不是借此蹭热度?
然而,郑智化要真是为了蹭流量,又何必在红极一时的时候隐退娱乐圈。那么,这首歌的原歌词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改编之后会让郑智化如此气愤?
原唱“现在的一片天 是肮脏的一片天,星星在文明 的天空里再也看不见”。
改编“现在的一片天 是晴朗的一片天,星星在文明的天空里总是看得见.”。
乍一看,似乎是比原歌词更有正能量,但对郑智化而言却并非如此。因为他当时歌词写的是人生低潮时期看见点点微光,“肮脏的一片天”正是那些陷入痛苦的那些人眼中的世界。
也有人认为,时代在变化,把歌词改了迎合时代不是更好?
可郑智化写下这首歌的初心却恰恰相反。正如郑智化所说,他写歌不是为了追潮流,而是想记录这个时代的样子。
《星星点灯》正是他做过的记录,所以郑智化出奇的愤怒也并不奇怪。
那么,是什么让郑智化写下《星星点灯》《水手》这类温暖励志的歌曲呢?他又为何对苦难有如此敏锐的体会?
其实,这些歌也是在写他自己。
02“智化”这个名字,意为佛的智慧普度众生。
1961年,郑智化出生于台湾。因为在他之前有一个夭折的“哥哥”,所以父母格外珍惜这个儿子,特意取名为智化,希望他能一生顺遂平安。然而,人生总是事与愿违。
3岁那年,郑智化患上了小儿麻痹。
那时,医生的诊断对于郑智化的父母无疑是个天大的打击。为了帮助儿子看病,郑父郑母可没少费心,可以说郑智化从小的记忆里就装满了药物和医院。
然而,郑智化还是落下了终身残疾。
那时,别的小孩子都能在广阔的天地里奔跑。可郑智化只能在房间里艰难爬动,从玻璃窗里窥见其他小孩的嬉笑打闹。
没办法行走,那便观察记下来。那时,郑智化迷上了画画,艺术就变成了郑智化的乐土。
后来通过努力复健,郑智化终于可以勉强拄着拐棍行走。正是这些特殊的经历,成为郑智化未来的音乐之路一片深厚的土壤。
郑智化在音乐上格外有天赋。
1987年,他创作的《给开心女孩》便引起唱片老板桂鸣玉的注意。一年后,他的首张个人专辑《老幺的故事》便荣获第一届台湾金曲奖,郑智化自此被称为“小罗大佑”。
此后的《水手》《星星点灯》等歌曲更是流传在街头巷尾,他也在华语乐坛有了一席之地。可是,1999年他突然宣布退出歌坛。那么,他为何要隐退呢?
彼时,音乐活动免不了来回奔波。
但小儿麻痹的后遗症,却让他身体根本吃不消这些。无奈之下他只好宣布隐退。
隐退之后,郑智化把大把时间花在了陪家人、陪女儿身上。虽然日子平凡,但却也十分温馨。
“能不能看爸爸在唱歌?”
2004年,女儿的一句话,再度燃起了郑智化对音乐的热情。身体不便行走,那他就坐着轮椅演唱,这也感动着台下一众歌迷。
如今,64岁的郑智化早已不能走路,只能靠轮椅出行。
然而,他的生活却早已美满。温柔美丽的妻子、活泼可爱的女儿,一直陪在身边。
他的音乐和人生,也一直激励着许多痛苦、迷茫的人。
来源:六点情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