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月初,S家通过媒体控诉汪小菲夫妇不让探视孩子,尤其点名“禁止孩子去范玮琪家”。马筱梅24小时内直接亮出杀手锏——多张邀请S妈探视的聊天截图,附带一句:“他们知道孩子学校地址,我微信都给了,家里保姆还是徐家大姊的朋友,怎么可能拦着?”
这场探视权之争背后,究竟是亲情难舍还是另有所图?
7月初,S家通过媒体控诉汪小菲夫妇不让探视孩子,尤其点名“禁止孩子去范玮琪家”。马筱梅24小时内直接亮出杀手锏——多张邀请S妈探视的聊天截图,附带一句:“他们知道孩子学校地址,我微信都给了,家里保姆还是徐家大姊的朋友,怎么可能拦着?”
更犀利的是她点破矛盾核心:徐家亲友若真关心孩子,为何半年无人现身?连具俊晔和小S都曾被明确欢迎探视,但最终只有舆论战场热闹非凡。
马筱梅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成了争议焦点。她坦言确实限制孩子去陈建州家,原因很具体:孩子每次返回后出现3C成瘾症状、情绪失控,甚至需重新戒断。这番管教背后是切实改变—箖儿从沉迷游戏的“学渣”逆袭成学霸。
而当初在大S身边时,老师因孩子游戏成瘾屡次叫家长,徐家人却无一人干预。教育理念的鸿沟,在此刻格外刺目。
S妈一边喊着“心碎”,一边被曝深夜电话催汪小菲处理大S遗留的豪宅房贷,威胁“不还贷就法拍”。这套登记在大S名下的信义区豪宅,汪小菲已支付2.4亿新台币,如今却因三次抵押沦为“负资产”。
房贷的无底洞遇上S妈的经济焦虑,拿孩子当筹码的操作显得意味深长。台媒直言她需要曝光度,因为“大S豪宅断供进入拍卖环节,S妈不甘心竹篮打水一场空”。
两个孩子早已在平静生活中找到新坐标。知情人士透露,他们虽有联系徐家的自由,但“主动选哪边心里早有数”。当玥儿对汪小菲说“要回北京看故宫爬长城”,当玥儿为新生活收起游戏机——孩子的选择或许比成人世界的喧嚣更真实。
有人翻出旧账:十年前汪小菲想见孩子需飞台北七百趟,如今S妈却被一条微信难倒。若真心爱孩子,何须将家事变成全网吃瓜的连续剧?
两个孩子看着外婆和小姨拿自己说事,看着父亲与外婆为豪宅缠斗。
当成人用“为你好”的名义争夺时,孩子沉默的转身已是答案。
来源:Grace说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