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年他满脸虔诚地在少林寺剃度出家,不但把自己的财产全捐给了少林寺,还说自己死后要埋在寺里。可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师父释永信,居然是个“六根不净”的俗人!
5年前,72岁的台湾漫画大师蔡志忠,在释永信的主持下剃度出家。
不仅把价值46亿的身家全都捐了出去,还立下遗愿——死后要葬在少林寺。
当时这事一度被传为佳话:一位功成名就的艺术家,终于在晚年找到了精神归宿。
可谁也没想到,才过了五年,整件事就变了味儿……
当年他满脸虔诚地在少林寺剃度出家,不但把自己的财产全捐给了少林寺,还说自己死后要埋在寺里。可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师父释永信,居然是个“六根不净”的俗人!
提起蔡志忠这个名字,可能不少网友觉得有点陌生,但他做的动画电影你肯定看过。
《老夫子》《乌龙院》《光头神探》——这些陪伴好几代人童年的经典,全都是他亲手画出来的。他还创作了《庄子说》《列子说》等作品,业内都评价他是用漫画把中国传统哲学重新讲活了的一号人物。
因为佛教的戒律规定太严格,蔡志忠年纪太大,已经不能受正式的“具足戒”,只能受“沙弥戒”,也就是成为一个“沙弥”,还不是正式的“比丘”。
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的虔诚信念。在庄严的剃度仪式上,蔡志忠认真发誓,要一生尊奉佛法、守戒清修。他还说:“也许我最终会归于少林,等老去的那一天,就在这里长眠。”
剃度之后,蔡志忠当场宣布,把自己收藏了一辈子的5000多尊佛像、全部画稿,还有名下所有资产,都捐给少林寺,总价值高达200亿新台币,差不多46亿人民币。
1984年,蔡志忠在日本画《六祖坛经》漫画时,偶然看到了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片中展现的少林精神和智慧,让他心里受到了很大触动。那一刻,他暗暗立下心愿:以后一定要拍一部关于少林寺的动画。
几十年来,他的创作一直围着东方文化和禅意打转,连对少林寺的敬仰也画进了作品里。
像《参禅步道》《少室六门集》这些带着浓浓禅味的作品,都成了少林禅文化传播中很有分量的珍贵作品。
他说:“也许我会在少林寺出家,等我老了,就葬在这里。”
这句话当时被很多人当成是他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把少林寺当成了他用一辈子心血打造的精神家园。
还不到五年时间,少林寺的画风就变了样。
曾在佛教圈和商界都挺有影响力的释永信方丈,突然被联合调查。理由挺吓人:挪用、侵占寺里的资金和资产,长期跟多个女性有不正当关系,还有私生子。
消息一出来,跟平地一声雷似的,整个佛教界和社会舆论立刻炸了锅。网上的讨论一直没停过。有人说蔡志忠太傻,也有人觉得他是被自己的信仰绑住了,看不到更多人的痛苦。
还有一拨人替他说话,觉得别人想把钱捐给谁是他的自由,旁人没资格指手画脚。后来“道德绑架”这个词被抛出来,双方你一句我一句,吵得没完没了。
在释永信的丑闻里,“挪用寺院资产”“侵占项目资金”这些词一个接一个,看得人眼花缭乱。
这哪还是修行的地方?分明成了某些人钻空子、捞好处的挡箭牌。
蔡志忠捐了46亿,本来是带着最纯粹的信仰,可这些钱不仅没用来弘扬佛法,反而养肥了那些蛀虫。信佛,不是躲进寺庙里敲钟,而是把佛性种在人间。
蔡志忠用一辈子读透了诸子百家的智慧,可在做慈善这事上,却把钱给错了地方。
这46亿要是用在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身上,他早就是无数人心里的“活菩萨”了,又何必落到现在让人替他感到可惜?
最讽刺的是,当初释永信给蔡志忠剃度的时候,还一脸语重心长地说:“出家不只是离开世俗的家,更是要跳出烦恼的家,要通过修行变得更有智慧、觉悟。”
这话听着确实挺好,可他自己真做到了吗?最可怜的还是蔡志忠,一颗真心却拜了这么个师父,简直像倒了八辈子的霉。
说到蔡志忠对少林寺的贡献,光他捐的那些宝贝就已经比无数人都多了。一般的收藏家,能有十几尊佛像就算大户了,他一下捐了上千尊。
而且这些还不是什么普通工艺品,九成都属于不可交易的宗教文物,像什么历代铜佛、木雕、唐卡,都是有年代、有历史价值的老物件。
蔡志忠为什么要收这么多佛像?他说得很清楚,就是为了从这些佛像里学习手势和造像风格,看看历史怎么演变的,然后把这些艺术的精华融进自己的漫画里。
咱们普通人总爱琢磨“值不值”——钱捐了,结果名声没捞着,是不是亏了?跟错了人,是不是傻?
所以啊,别替蔡志忠操心了。他捐出去的是佛像,换回来的是心安;放下的是名和利,得到的是自由。
但蔡志忠的活法,其实告诉我们:真正的自由,就是不在乎这些。
他捐佛像不是为了回报,出家也不是为了巴结谁,就像他画漫画不是为了赚钱,研究物理也不是为了拿奖——就是想做,想清楚了就去做,做完了就放下。
现在老爷子估计还窝在自己的画室里,听着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想着下一页《天工开物》该怎么画。至于寺里那些乱七八糟的事,他早就说了:“那是后遗症,不是我要的。”
释永信被撤职后,洛阳白马寺的印乐法师接手成了少林寺的新住持。寺里清早还是人来人往,达摩祖师像前香火不断,看上去好像一切照旧,实际上有些事,已经悄悄变了,再也回不去了。
至于新方丈会怎么处理前任留下的一堆事,特别是蔡志忠捐赠的那些佛像和资产,现在谁也说不准。
网友们也在议论,有人盼着新住持能把这事办妥,让蔡志忠的心血不白费;也有人担心,前任惹出来的麻烦太多,这些捐赠恐怕会被拖进烂摊子里。
蔡志忠的困惑,其实很多人都能理解——我们有时候把信仰寄托在一个具体的人或地方上,可一旦那个对象出事了,我们自己心里的信念也跟着动摇。
但信仰这东西,说到底不是靠谁撑着的,而是藏在自己心里的那团火。就像他画里的那棵小树苗,不管露水掉到哪儿,只要根还在,就还会发芽、长新叶。
说不定,他这条“归心”的路,从头到尾就不是一个终点,而是另一种起点。
你怎么看蔡志忠这份46亿的捐赠?是信仰的悲剧,还是时代的讽刺?
如果是你,你还会信任“佛门”?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来源:小丸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