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牌司仪自曝曾患抑郁症,试过七天不刷牙,已准备好身后事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5-08-25 17:35 1

摘要:2001 年的一场意外,成为林建明人生的转折点。当时她正在主持节目,一块布景板突然坠落,重重击中她的头部。起初她只觉得头痛乏力,以为只是轻微撞伤,照常工作生活。但随着时间推移,症状逐渐加重:失眠成了常态,白天精神恍惚,情绪莫名低落,甚至对曾经热爱的工作也提不起

意外与阴霾:抑郁症下的挣扎岁月

2001 年的一场意外,成为林建明人生的转折点。当时她正在主持节目,一块布景板突然坠落,重重击中她的头部。起初她只觉得头痛乏力,以为只是轻微撞伤,照常工作生活。但随着时间推移,症状逐渐加重:失眠成了常态,白天精神恍惚,情绪莫名低落,甚至对曾经热爱的工作也提不起兴趣。去医院检查后,她被确诊为抑郁症,这个结果让她和身边的人都措手不及。

抑郁症带来的痛苦远超身体的伤痛。林建明在访问中回忆,那段时间血清素分泌失衡,大脑被负面情绪填满,完全不受自己控制。“就像脑子里有个声音,总在说‘你不行’‘活着没意义’。” 她开始酗酒,试图用酒精麻痹神经,生活作息彻底混乱。最严重的时候,她曾连续 7 天不刷牙、不洗澡,整天躺在床上,连吃饭都在床边解决。“不是不想动,是真的没有力气,连抬手都觉得累。”

这种状态直接影响了她的身体健康,尤其是牙齿问题。本身有遗传因素影响,加上长期忽视口腔卫生,牙周病悄然恶化。等到她意识到问题时,牙龈已经严重萎缩,牙齿松动脱落。后来即便换上满口假牙,牙周病也已侵蚀到牙骨,如今牙骨流失严重,假牙的稳固性大受影响。她指着自己的口腔,语气平静却难掩遗憾:“年轻时不懂珍惜身体,现在才知道健康有多重要。”

重生与坚守:从自救到助人的慈善之路

走出阴霾的过程漫长而艰难。在家人朋友的陪伴下,林建明开始接受规范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心理咨询。她学着调整心态,把注意力从负面情绪中抽离,慢慢找回生活的节奏。淡出娱乐圈后,她没有闲下来,而是将精力投入到 “心晴行动慈善基金” 的创立中。作为基金主席,她亲自走访情绪病患者家庭,分享自己的经历,用亲身感受鼓励他们:“抑郁症不可怕,就像感冒一样,只要积极治疗就能好起来。”

基金办公室的墙上,贴满了患者的感谢信和活动照片。有曾经的重度抑郁症患者如今成为志愿者,有家庭因为她的帮助重拾温暖。林建明说,看到这些变化,比当年拿到演艺奖项更有成就感。“我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把伞。” 她经常组织讲座、 workshops,邀请医生和康复者分享经验,让更多人了解情绪病,消除偏见。

这段经历也让她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以前总追求完美,容不得自己犯错。现在觉得,凡事放轻一点,接受不完美才是智慧。” 身边朋友的离世让她更加珍惜当下,她已经悄悄准备好身后事,把基金的运作规划妥当。“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怕没用,不如过好每一天。”

波折与珍惜:健康警示后的积极生活

除了抑郁症,林建明的健康还曾遭遇另一重考验。几年前,她在体检中发现脑部有三个血管瘤,这个消息让她一度紧张。好在发现及时,通过微创手术成功切除,术后恢复良好。“医生说再晚一点可能会破裂,想想都后怕。” 这次经历让她更加重视身体健康,现在每年都会定期复诊,坚持适度运动,饮食清淡规律。

她的生活变得简单而充实:早上起来做瑜伽,上午处理基金事务,下午约朋友喝下午茶,或者去公园散步。旅行是她的爱好,每年都会安排几次短途出行,去看看不同的风景。“以前工作忙,没时间好好看看世界,现在要补回来。” 她手机里存着很多旅行照片,有在海边的笑容,有在山间的背影,每一张都透着平和与惬意。

友情与温暖:娱乐圈中的真情守护

最让网友感动的,是林建明对蓝洁瑛的不离不弃。当年蓝洁瑛因精神问题淡出公众视野,身边人大多避之不及,林建明却主动伸出援手。她定期去看望蓝洁瑛,带她吃饭、聊天,帮她处理生活琐事。有一次蓝洁瑛情绪不稳定,不肯就医,林建明耐心陪伴开导,直到她愿意接受帮助。蓝洁瑛去世后,林建明亲自去墓前祭拜,放上她生前喜欢的白玫瑰,默默站了很久。

“我们是朋友,她难的时候我不能不管。” 林建明说起这段友情,语气真挚。在名利场的娱乐圈,这样的坚守尤为难得。网友们纷纷留言:“在人落难时不离不弃,才是真朋友。”“大姐明的善良,比任何角色都动人。”

如今的林建明,脸上有了岁月的痕迹,眼神却依旧清澈温暖。她的家里摆满了绿植和朋友送的礼物,客厅沙发上放着几本翻开的书。采访结束时,夕阳透过窗户洒进来,她笑着挥手告别:“我现在很幸福,有朋友,有喜欢的事做,这样就够了。”

窗外的香港街景车水马龙,而室内的温暖宁静,恰如林建明的人生 —— 历经风雨,却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他人的善意。这种温暖,比任何荧幕形象都更能长久地留在人们心中。

来源:智驱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