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锋 2 情深难忘萧曼玉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5-08-29 07:10 2

摘要:我记得那一天,她穿一件阴丹士林的长袍,留着短短的娃娃头。我 想,她一定是吉安城里白鹭中学的学生, 一定出生于一个殷实的家庭。

南溪、孙翊整理

渡河巧遇

我11岁的时候,无意中认识了一位中学生女朋友,她名叫萧曼玉。

曼玉的样子十分天真可爱:观音菩萨的脸庞,弯弯的眉毛,闪亮的杏眼, 望去像在微笑,又像在凝思。

我记得那一天,她穿一件阴丹士林的长袍,留着短短的娃娃头。我 想,她一定是吉安城里白鹭中学的学生, 一定出生于一个殷实的家庭。

而我那时,也已经是一天能做两套衣服的小裁缝了。

那个年代,裁缝也有等级,顶针戴在大拇指上的叫大指行,戴在中指上的叫中指行,各行都不能逾越行业的雷池。

我常唱一首歌谣:“剪刀弯弯是龙首,烙铁像斧 头,粉线向左绕三周,竹尺端在手,顶针戴在拇指头,身怀绝技走九 州。”

尽管我只有11岁,已在大拇指上戴着顶针走遍了附近的州州县县,曼玉放暑假匆匆返 家,我也刚刚收拾了剪 子、尺子准备回家收稻 谷。我们俩不约而同, 登上了一条渡船,由吉 安向清凉山驶去。

命运大概是不可琢 磨的。也许是她那甜甜的微笑、天真的目光吸引了我。于是,我不假思索地问道: “你叫什么 名字?”

“萧曼玉。你呢?”她一点也不觉得唐突。

“萧忠渭!”这名字是家族长辈们给我起的,是按家谱中的辈份排 列 的 。

我与她就在这互报姓名的一瞬间,竟为以后的命运做了戏剧性的铺垫。

两人都沉默着,望着赣江江心的白鹭洲。传说,这是个白鹭栖息的小 岛,满洲的芳菲香草,绿树,象一块宝石嵌在江面上,美妙的不可言语。

许多革命先躯聚集在白鹭中学里,曼玉在那里受到先进思想的启迪, 明白了改造社会的真理。

水路不长,渡船靠岸。曼玉登上码头回头一笑,向我告别。

“你家在什么地方?”不知为什么,我还想见到这位小姑娘。

“下寺!”她无心提防什么人。

我知道这里到下寺要穿过青幽幽的大森林,几道清流,道路既冷僻又 遥远,于是我真诚地挽留她:“吃过饭,我送你走吧!”

她笑着点头,爽快地答应了。因为她是中学生,不似那些封建的闺阁 秀女,显得开通而文明。

从此,我们俩就成了好朋友。我常为她做衣服,她常教我学文化,做了我的启蒙老师。

一天,曼玉送给我一本《三字经》。打开一看,并不是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字句,映入我眼帘的是那样新鲜的言语:“共产党,救穷人,讨老婆,不要钱……”

我吃了一惊。曼玉却笑了,酒窝更深,眼眉更弯。

啊!这个12岁的小姑娘是什么样的人呢?

生活是很奇异的,不知怎 么人与人就相聚,人与人就离散了。 一个城里的“洋学生”,一个乡间的 “土裁缝”,怎么会走到一起来呢?

共同革命

1927年4月12日,中国革命史上的惨烈的一幕“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了,无数革命者倒下了。作为共产党活动中心的白鹭中学里的共产 党人,他们有的隐蔽了,有的转移到深山老林的井冈山和东固山,准备新 的斗争 。

曾记得1926年9月22 日,国民革命军第二军谭延闿军长、李富春 (党代表)率第5师打败北洋军阀“赣南镇守使”杨池生。

10月初,宋庆 龄陪苏联顾问鲍罗廷由赣州赴南昌,路过泰和县,在田虎山河畔,鲍罗廷 向欢迎的群众讲了话:“祝贺中苏两国人民永远合作,共同前进。”

接着, 康纯、汤韦有、孙彝东等代表各界致欢迎词。曼玉还唱歌跳舞。

群众高 呼:“中苏人民友谊万岁!中国革命胜利万岁!”

就在共产党人纷纷倒在 血泊中的时候,我曾一刀砍死了靖卫团的匪兵,我的面前只有一条上 “梁山”的路。

而曼玉的家庭在动乱中正为女儿筹备婚事,但她不肯走自 己曾作了否定的、父母媒妁选择的路。生活为我们留下的唯一的路就是参加暴动,参加农民自卫军。

1927年8月16日,我穿过青幽幽的大森林来到下寺,托人把曼玉叫到后龙山。

“你还去读书吗?”我十分着急地问。

“ 读不下去了 。 ”

“ 你走不走 ? ”

“当然走!”她十分爽快

我们都象火烧一样焦灼,因为“八一”南昌起义已经爆发了,8月3 日起义军浩浩荡荡南下,新的暴动又在酝酿。 一时,遭受压迫的劳苦大众 接连不断的起义。革命理想高于天,高于天!

1927年9月6日,泰和县三十都“五抗三杀”(五抗即抗租、抗债、 抗捐、抗粮、抗抓丁;三杀即杀土豪、杀劣绅、杀反动派、叛徒、坐探)

秋收起义爆发了。康纯①领导的泰和县委首先拉起了一支队伍,成立了游击队,我担任游击队红旗手,曼玉是宣传员。

9月6日晚,暴动开始了, 泰和游击队和3000多农民自卫军,协同万安县曾天宇率领的数千名农民 自卫军联合攻进了万安城。

郭明达率的100多名靖卫团,凭借工事,向起 义军进行反击。农军多数拿着大刀、长矛,枪很少,为了减少损失,康 纯、曾天宇两位县委书记决定退出万安城,并商量率领100多名游击队员 准备进攻敌人力量相对薄弱的泰和城。

① 康纯,吉安人,1926年秋在吉安白鹭师范学院上学,未毕业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赣西南特 委派他到泰和县建立共产党组织。

1927年9月6日.他组织了三十都的“五抗三杀”农民秋收暴动, 组织了二闯泰和、四打万安的战斗、建立了泰和县苏维埃政府、后康纯和翁德阶、胡运椿等同志转移 到九垅坑村开展工作,1928年2月19日不幸被捕。

在国民党团长周棣麟威胁利诱和严刑拷打面前, 康纯同志大义凛然,宁死不屈,表现了共产党员的高贵气节,

3月5日,他被白匪军惨杀在赣江东岸的 枫村头河边,一同被杀害的还有他的妻子、父母和不满周岁的儿子等11人

当队伍向万安县进发时,我在队前举着红旗,曼玉提着灰水桶,拿着 红绿纸紧紧跟上。她担负着这支游击队的全部宣传任务,每到一地都要刷标语、做演讲、教唱歌。她是这支队伍里唯一的文化人。

泰和县城易守难攻,只能智取,不能强攻。起义军穿上国民党的军 装,乘坐赣江顺水北进的火轮,于1927年9月8日8时,长驱直入,占 领了泰和城。

愚蠢的伪县长高本初本来就怕起义军攻城,以为老天送来了 守护神,于是摆了十几桌酒,为弟兄们洗尘。曾天宇坐在正席上,曼玉坐 在边沿,她一面频频举杯, 一面观察着游击队长的眼色。

太阳东升了,酒喝的正酣,主人们恍恍惚惚,半醒半梦。

一个干瘦的 老绅士含含糊糊的叫喊着:“喝,喝,为消灭共产党农民自卫军干杯!”

曾天宇突然站起来说:“伪县长早偷跑了,你们说我们是谁?共产党 自卫军!”

话音刚落,一个少女有力的手卡住了这个绅士的脖子。顿时,绅士官 员瘫了,陪客者呆了,满堂惊惶,四座唏嘘。 一个家伙想掏枪反抗,被眼 疾手快的曼玉一枪撂倒在地。

刘子杰到万寿宫大古钟旁,用力把钟敲响。古老的土地、永恒的天宇 都震荡起来。

河东、河西3000多农民自卫军兴奋地由南门、西门冲了进 来,撞开牢门,释放了100多名革命者。人们扯下“青天白日”旗,挂 上斧头镰刀的红旗。

后来由于敌人反扑,游击队分散到农村,我又回到裁缝铺做工。

成立游击队,开始写日记

1927年12月15日,在康纯同志的启蒙引导下,我经堂兄萧忠焕同志介绍,在南溪村禾坪上一间荒凉的茅草屋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 时入团的还有陈永吉、萧祖照、萧忠浩等人。

我举起右手,在用红纸做的 团旗下庄严宣誓:“打土豪,分田地,不还租,不还债,为穷人谋解放, 跟着共产党,学习马列主义,热心革命,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终身,永不叛团”。

同年7月,我学徒3年期满,师傅给了我一套剪刀、烙铁、竹尺子、 粉线包,还有一个大顶针,用一块两尺见方的红布包着, 一条黑布带系 着。从此我便成了可以布包在手、手艺在身、走九州的自由人了。即使这样,挣了钱还得给师傅一半反哺钱(报恩的意思)。

年底,我和刘师兄、袁师兄在沿溪渡一个叫刘庆堤的大户人家,为其 做绛色寿字棉袍时,打死了企图强奸刘家新儿媳妇罗氏的靖卫团外号叫 “催命鬼”的班长,从他那里夺了一杆枪。

1928年1 月10日,我和萧曼玉一起动员了九栋十八萧的42名青少年,在康纯的领导、支持下,成立了紫瑶山游击队。

这支游击队有21 名“八一南昌起义”的幸存战士,18 名党员,20名团员,袁邦福任队长,王曰群任党代表,辖3个小队。

不 到13岁的我当上了第一小队队长,曼玉在一小队任文书(后任士兵委员会主席),全队有9支枪,其中一支就是“催命鬼”的那支。

从此,我和曼玉走上了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

这年春节后的一天,紫瑶山游击队决定攻打固陂圩伪区公所,在曼玉 的建议下兵分两路, 一举歼灭了伪区公所的120人的靖卫队,敌刘区长逃 跑了。

袁队长、王党代表都说:“咱们队初战告捷,可别忘记,要写出战 报向上级报告,要好好地总结经验。”

写战报,总结经验,这可难坏了斗 大字不识半升的我,幸亏曼玉帮我回忆, 一起总结,方才完成了任务。

我 心想,当游击队长,光会打仗冲锋还不够,不总结就不能提高。曼玉主动 提出当我的识字老师,并建议用记日记的方法学习文化,提高思想和工作 水平。

我写日记便从这个时候开始,渐渐地日记成了我形影不离的伙伴, 虽然我没有上过一天洋学堂,但在革命战争这个大学校里,我把大地当 纸、树林作笔、硝烟为墨,书写着改天换地的壮丽诗篇,我的思想和文化 水平,在火热的战斗生活中得到迅速提高。

新城战斗

紫瑶山游击队经过几番转战,从冠朝向井冈山进军。

“三湾改编” 后,1928年2月17日夜,泰和县游击队配合毛委员工农革命军第一、二 团及2000多赤卫队、少先队员围攻新城。

18日晨,敌人正出操,我第二团从西南门发动突然袭击,大部分敌 人跑回城里。

战斗快结束时,曼玉路过新城西南门木桥,看到水沟葫芦里 冒出水泡,曼玉和三个战士用梭镖往下捅,吓的那位国民党大官跑出,曼 玉跳下水沟两手死死卡住他的脖子,两位战士将其拖上来。

经审问,此人 就是宁冈县伪县长张开阳。事后,他一直恨自己窝囊,怎么能败在一个小 姑娘手下,七尺男子怎么做了小女娃的俘虏。

从此,曼玉再也不用借别人 的枪了,她有了自己的枪。

虽不能说有枪就是草头王,但在那时,在以大 刀长矛武装起来的队伍里,谁有枪谁就受尊重,自己也引以为荣,因为枪 要从敌人手中夺取,这枪就包含着战士的勇敢和忠诚。13岁的曼玉总得 意洋洋地背着这支驳壳枪,走在战斗行列里,有几分显赫,有几分骄傲, 被战友们也刮目相看。

新城战斗是粉碎敌人对井冈山根据地第一次“进剿”的重要战斗。 围攻新城战斗,歼敌一个正规营和500多名靖卫团。

20 日,我军在宁冈 召开庆祝大会,将宁冈伪县长张开阳处决。

士兵委员会主席

1928年9月13日午后4时,泰和游击队协同红军第一师第一团歼灭 敌刘士毅部3个营。曼玉在遂川战斗中捉住敌人一个连长。

说来有趣, 一个只有13岁的女孩子本不是那些兵油子的对手,但她 的威慑力仿佛就蕴藏在那美丽的品质中。

她大喊大叫着追击敌人:“缴枪不杀!”

“扑通”,那个敌连长跳进水塘,他以为这下子断了小姑娘的追击道路。

谁知,曼玉在白鹭洲畔的赣江早就练出了一副好水性,她也跟着跳进 水塘。塘中密密丛丛的水葫芦伸开了枝枝蔓蔓,使敌连长寸步难行。

曼玉 腾身扑过去,一把抓住他的衣服,趁势把他提出水面。敌人投降了。曼玉 又缴获了一支二十响的匣子枪。

战斗结束后,党代表送给她“中华好儿 女,小英雄”称号。

权威就这样产生了。这支已在战斗中扩大为独立营的队伍,选举曼玉为士兵委员会主席。在士兵群众拥戴下,曼玉代表着士兵们最广泛的权 利,她可以代表全体士兵对很多问题进行裁决。

一次战斗后,有个小队长抓了老百姓一只鸡,这是自古以来兵家常 事,哪有军队不吃老百姓的鸡呢?

“不!”曼玉决然回答。

她当机立断在 一个祠堂里召开士兵大会:“同志们,如果我们是一伙白狗子,吃鸡不算 什么,可我们是红军,是共产党的队伍,今天小队长的行为应该怎样处理,大伙说吧?”

“抽扁担!”

“抽多少?”

“40板?”

“谁来打?”

“对小队长最有意见的 人!”

于是,对小队长有些反感的士兵,抄起扁担在小队长的屁股上重重地抽了40大板,可怜的小队长三天行动不便。

曼玉在担任士兵委员会主席期间,对喝酒不付钱的连长、私分7块大洋的排长,分别罚打30大板、40大板。这种民主管理的方式虽然有些可 笑,但他们所具备的观念是全新的。

古田会议后,曼玉依旧担任士兵委员会主席,代表全体士兵的利 益,保持对军事民主、政治民主、经济民主的抉择权。

但打板子的惩罚被 新的纪律和说服教育所代替,民主更完备了。

来源:大肥肥文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