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换概念、指鹿为马?声援黄奕的张伦硕遭抵制,妻子钟丽缇被牵扯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5-08-29 17:35 1

摘要:黄奕女儿出道试水失败,还因父亲涉毒被抓一事而遭到全网抵制,身为母亲的黄奕怒了,在风口浪尖上叫嚣“让出出到位”给她女儿,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张伦硕竟比黄奕还生气。

[月亮]黄奕女儿出道试水失败,还因父亲涉毒被抓一事而遭到全网抵制,身为母亲的黄奕怒了,在风口浪尖上叫嚣“让出出到位”给她女儿,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张伦硕竟比黄奕还生气。

他公开声援黄奕,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网友,把大众对毒贩的抵制模糊成“网曝”,表示孩子是无辜的,毒贩的错和孩子有什么关系,甚至还反过来批评网友指鹿为马、偷换概念,连“吃人血馒头”这样词都说出来了,这下可好,连带着妻子都被牵扯到其中了。

事情的开端源于黄奕想让女儿往演艺圈发展,这本是家事,但因为她女儿的生父有段不光彩的涉毒史,公众的神经一下子就被触动了,大家的抵制态度非常明确,这不是跟小孩过不去,而是对禁毒事业最起码的尊重。

可就在这时张伦硕站了出来,他在直播里呼吁大家不应该“网暴”黄奕的女儿,因为“孩子是无辜的”,父亲的罪过不该由孩子背,听起来好像还挺有道理的?但问题就出在这,他悄悄地把一个概念给偷换了。

公众基于原则的“抵制出道”是一种价值立场的表达,目的是维护一个共识,涉毒人员的亲属不适合成为公众偶像,可到了张伦硕嘴里,这事就变成了没有底线的“网络暴力”,变成欺负一个小孩。

他把一个复杂的公共安全议题,强行简化成了一个“你善不善良”的个人品德问题,他用“封建社会”、“株连九族”这样的大帽子扣下来,好像谁不同意他,谁就是冷血、就是坏人。

这一下就惹毛了多数网友,大家认为跟牺牲的缉毒警察和他们家人的痛苦比起来,守护禁毒这条底线,才是真正的大善良,反而是张伦硕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显示出廉价又刺眼同情心,他不仅没能占据道德高地,反而因为这种强行的道德绑架,让自己站到了公众情绪的对立面。

眼看道理讲不通,张伦硕开始了他的第二步神操作,他搬出自己的家庭背景自证清白,他反复强调自己出身于一个“根正苗红”的家庭,爷爷是抗日英雄,父亲是警察,自己是在警察大院长大的,还有“革命亲戚”。

他想自证清白,自己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怎么可能会去支持毒贩?这本该是张王牌,结果打出来却成了最响亮的一记耳光,直接扇在了他自己的脸上。

这操作简直就是“双标”的典范,他前脚还在义正词严地要求公众,不要把父亲的过错“株连”到女儿身上,后脚就立马抬出自己英雄的爷爷和警察父亲,来为自己的品格和言论证明,这难道不就是一种反向的“株连”吗?

好事就跟家庭挂钩,坏事就必须切割,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道理,更要命的是,他这个“警察的孩子”的身份,本应让他最能理解和共情缉毒警察的牺牲与不易,可他偏偏选了为涉毒人员的家属获取公众曝光度去辩护。

这种巨大的身份与立场的撕裂感,让他的所有辩解都显得无比苍白,甚至有网友搬出陈铭说事,陈铭父亲是警察,罪犯为了报复陈铭父亲,给陈铭哥哥注射药剂,使其智力永远停留在孩童时期,难道这是陈铭父亲的错吗?

张伦硕以为亮出家庭背景能增加说服力,结果却起到了反效果,大众认为他非但没有继承先辈的荣誉和风骨,反而在消费这份荣誉,辜负了家庭的期望,简直是站在了自己家庭所代表的人民立场的反面,这一下他最后那点公信力也彻底崩盘了。

当辩解和亮身份都宣告失败后,张伦硕的神操作又来了,他扮演受害者,把这场闹剧推向高潮。

他深夜拍视频,直播自己去派出所报警的全过程,理由是什么呢?因为网友的评论让他觉得自己的世界观都被颠覆了,他要为自己被污蔑“支持毒贩”而讨个说法,这一系列操作充满了戏剧张力,可惜观众并不买账。

这通操作在公众眼里简直荒诞到了极点,前脚他还在呼吁不要“网暴”别人,后脚就因为言论争议大张旗鼓地跑去报警,这本身就是个笑话,更何况这明显就是在浪费宝贵的公共警力资源,把一个本该在公共领域讨论的价值观问题,降格成了一场个人名誉的私怨。

他怒斥网友指鹿为马、颠倒黑白,可网友们很快就反唇相讥,到底是谁在“指鹿为马”?把公众坚守原则的抵制,硬说成是无差别攻击的“网络暴力”,这不才是真正的指鹿为马吗?

最画蛇添足的是,他居然还在报警视频里为自己后续的澄清直播做了个预告,这一举动把他所有“维权”行为的动机都暴露无遗,公众发现他分明就是想把争议的脏水变成流量的肥水,吃一波“黑红”的红利。

眼看和张伦硕说不通,有不少网友涌进了他老婆钟丽缇的评论区,有人劝导钟丽缇赶紧远离张伦硕,不要挑战公众的底线,但也有人表示他们是一丘之貉,一个支持黄奕女儿出道,一个带着孩子与黄奕女儿拍走秀照片。

张伦硕的这场风波从头到尾都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一个公众人物在面对严肃社会议题时的认知偏差和能力匮乏,他的失败不在于他最初的那个“孩子无辜”的念头有多么错误,而在于他作为一个拥有话语权的人,完全没搞懂个人情感与公共责任之间的边界在哪里。

在一个触及民族情感和法治底线的议题上,他错误地使用了同理心,矛盾地亮出了自己的身份,最后又用一种极其拙劣的方式扮演了受害者,每一步都精准地踩在了公众最反感的雷点上,有时候真诚的沉默和反思,远比一万句苍白的解释更有力量。

信息来源:

来源:陌上史无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