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次演唱会门票分了两档:1500元的VIP票能优先入场、10人合影、赠送亲笔签名海报。还有911元的普通票,就只够进场看演出,没有其他福利。
52岁的苏有朋,大概没料到自己会因为一句回怼,把“乖乖虎”几十年的好口碑给砸了。
9月11日是他的生日,也是他北京限定演唱会的举办日。
此次演唱会门票分了两档:1500元的VIP票能优先入场、10人合影、赠送亲笔签名海报。还有911元的普通票,就只够进场看演出,没有其他福利。
这相差600元左右的区别对待引起了一些网友的不满,网友们认为911元的普通门票也是抱着支持偶像的心态去看的,应该也能有张合影做纪念。
结果苏有朋直接在网上发文回怼网友:“这是音乐会,不是合影会。我卖艺不卖身。不爱音乐的人别来了,枉费伙伴们不计成本办单场。”
这话一出来,评论区瞬间炸锅。“卖艺不卖身”的比喻太难听了,像一根锋利的刺,扎得普通粉丝心里发疼,合着花911元买票的,就成了“不爱音乐”的人?就不配得到尊重?
更讽刺的是,他一边说“卖艺不卖身”,一边又把“合影”当成VIP票的专属福利,这不就是明晃晃的“看钱下菜”吗?
一时之间引来无数网友抵触,不少网友表示,你现在就是花钱请我去看,我也不去了,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
眼看事情闹的没法收场,苏有朋紧急发长文道歉,说自己是“因理想与现实落差冲动发言”,并没有看不起任何人的意思,可网友根本不买账。
大家翻出他的过往:从小虎队的乖乖虎,到《还珠格格》的五阿哥,再到转型导演拍出《左耳》,一路顺风顺水,积累了几十年的路人缘。可如今,怎么就变得这么目中无人了?
这让我想起两年前直播间里的李佳琦。当时有女生说花西子眉笔越来越贵,他不仅没有体谅粉丝,反而直接在直播间质问:“哪里贵了?这么多年都是这个价格,不要睁着眼睛乱说。有的时候自己原因,有没有认真工作,工资涨没涨?”
一句话,把“打工人”的委屈全勾了出来。要知道,李佳琦能从柜哥做到“直播一哥”,靠的就是“帮粉丝砍价”的人设。
可后来呢?他躺在直播间的流水里,忘了自己曾经也是个为生计奔波的普通人,忘了那些蹲在屏幕前抢福利的粉丝,大多是省着房租、抠着饭钱来支持他的。最终,他的人设彻底崩塌,直播间观看量暴跌,合作品牌纷纷解约。
不管是苏有朋还是李佳琦,他们身上都藏着同一个问题:钱来得太容易,慢慢就和普通人的世界脱节了。
艺人的钱有多好赚?苏有朋一场音乐会,VIP票1500元,随随便便就是几百万进账。
李佳琦巅峰时,一场直播GMV能破百亿,抽成比例按最低算,一天赚的钱抵得上普通人一辈子的工资。
当钱像流水一样进账,当身边的人都围着自己说“您说得对”“您太厉害了”,有时候很容易就会飘起来。
他们可能不知道一张门票可能是普通粉丝半个月的伙食费,更不说还有来回的车旅费等,也忘了一支眉笔要花掉打工人几天的工资,更忘了自己能够有现在的地位,能够挣这么轻松的钱,这些从来都是观众给的。
他们总把“理想”“成本”挂在嘴边,却忘了给粉丝们最基本的尊重——尊重那些用真金白银支持自己的普通人,尊重每一份来之不易的喜欢。
其实粉丝要的从来不多。苏有朋要是好好说一句“这次场地有限,实在没办法让所有人合影,下次咱们争取多安排互动”,大家可能也就理解了,李佳琦要是说“价格是品牌定的,我再去帮大家谈谈优惠”,也不会落得全网抵制的下场。可他们偏偏选了最伤人的方式,用高高在上的姿态,把粉丝伤的体无完肤。
说到底,艺人这个职业,从来不是“单向输出”。你的歌、你的戏、你的直播,最终都要靠观众买单。就像苏有朋,要是没有当年粉丝追着小虎队的磁带买,没有观众守着电视看五阿哥,他哪来的今天?李佳琦要是没有那些信任他的“美眉”,他又怎么能成为“直播一哥”?
可惜,有些艺人走着走着就忘了:你站在舞台上,不是因为你有多了不起,而是台下有人愿意抬头看你。
当你开始嫌粉丝“穷”,嫌观众“不懂”,开始用价格衡量喜欢、用身份划分高低时,就是在亲手砸碎自己的饭碗。
苏有朋的道歉没被接受,李佳琦的口碑再也回不到从前。
这不是网友太苛刻,而是大家终于看清:这些艺人平时被捧得太高,钱来的太快,已经不知道普通人的生活是怎么样了。
这种人终究会被现实狠狠打脸。毕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观众可以把你捧上云端,也能在你忘乎所以时,让你摔回原地。
希望所有艺人都能记住:你的“艺”,是唱给普通人听的,而你的“名”,也是靠普通人捧的。
别等失去了才明白,曾经被你嫌弃的“穷粉丝”,才是你最该珍惜的人。
来源:梨落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