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S走向生命的终点虽然是流感引起的肺炎,但深剖之下其实她的离世是气运一步步耗尽的结果。
2025年的立春,大S悄然地走了。
走得那么地猝然,走得那么地遗憾,走得那么地心痛。
其实她本可以不那么早走掉的,只是她身边的人和事耗尽她的心血。
其实大S过得挺苦的,特别是离婚后,最重要的是她心里苦。
有心的人会发现,在她的微博里,离婚前后发的状态心境是截然不同的。
离婚前,不管是字里行间,还是发的图片,处处都洋溢着她的明朗;
离婚后,从仅有的2条微博里,却处处透露着很重的戾气。
好像她在很努力地自证,一直在对抗外界的很多不友好和诋毁的声音。
一生要强的女人,是不允许自己轻易让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形象崩坏的。
殊不知太刚太硬是最容易折断的。
大S走向生命的终点虽然是流感引起的肺炎,但深剖之下其实她的离世是气运一步步耗尽的结果。
李辛曾在他的书里提到:
“一切病先是神病,然后是气病,再到血病,最后才到什么呢?形病。”
疾病先从生命无形的部分,即从精神、信息的层面开始出问题
第二个阶段,到气的部分,能量格局和运行规律发生紊乱
第三个阶段,到有形的疾病层面
言下之意就是,人往往很多疾病的源头就是某种很大的烦恼、怨恨、愤怒,又或者是其他悬而未决或者无法解决的问题。
感觉大S就是这样,离婚前她整个人都是发光有活力的,可离婚后,整个人其实神已经有点散掉了。
她完全忘记了自己内心舒不舒服,只听到了外界那些否定自己的声音。
人一旦形神分离,与内在的自己分开后,很多疾病真的就悄然而至了。
其实很多人对自己的生活,内心状态和感受是毫不知觉的。
随着自我察觉的弱化,疾病自然而然地就进入到第二个阶段“气”的层面。
仔细观察她这几年的面相就会知道,她的脸上处处多了疲惫感,气血层面其实已经跟不上了。
而且她对自己变美上其实是非常苛刻的,为了得到外界大众的喜欢,便私下各种折腾自己。
殊不知当一个女人,内在无法构建起对自我的认同时,气的层面的能量自然江河日下。
而一个个租户感受失去链接的人,也无法深切感知到这两个层面带来的疾病发展的信号。
其实人有的时候真的很脆弱,尤其是到了中年以后。
其实她本可以不需要那么努力地证明自己的,她也是可以允许自己脆弱的,自己也是值得被任何人深爱着的。
面对大S的离世,于我们每个普通人而言,意义远不止于哀悼,她用这“轰轰烈烈”的一生让我们看到一下三点:
第一:人一定要到托举和滋养自己的地方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太大了,古有孟母三迁行为儿寻佳境,今有无数普通人逆风翻盘的故事。
一个人再出色,长期在差的关系和环境中浸泡,也会变得黯淡无光,神经兮兮甚至歇息底里。
人都有向好之心,也有追求目标的期待之心,所以多靠近那些滋养你的人和环境,这样你的内心才会更加有力量不内耗。
与谁同行真的很重要,但凡那些吸食你的能量,给予你负能量的人和环境请尽快远离。
贬低、讽刺、批评和不满只会让你身心越来越疲惫,不断怀疑和否定当下的自己,自此你人生大高度将会被稀释散尽。
鸟择良木而栖,人择君子而处,心择善良而交,不要把你的真心热忱给了不该给的人。
曾经的我也很迷茫,一度被身边的人和事所内耗,当我主动撇清这些关系的时候,我发现原来真的是天外有天。
我开始不停地读书,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摄影,不停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慢慢地在这条道路上我遇到了很多优秀的同行者,他们有的是学生,有的是职场达人,有的是妈妈...
他们是那么的明媚而热烈,他们眼里有星辰,心中有山海,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传达向上的力量。
人有的时候就是这样,不破不立,勇敢改变,有时候也会是柳暗花明。
愿你我都能靠近光,成为光,汲取养分的同时,也同样地滋养着他人。
第二:学会原谅他人也要学会珍爱自己
海鸣威曾经说过:“幸福不是你拥有的,而是你经历的。”
人这一生如白驹过隙,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福祸旦夕,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请坦然接受。
《人生海海》中上校与命运较劲,最后从荣耀的少校营长到被误解的“太监”,他的一生注定了是无奈与苦涩的。
一开始他也是一味地较劲着,然而他最终选择了原谅和放下,就像书中的那句话“人生海海,总要习惯不断告别。”
不要执着地与别人与他人较劲,要学会空杯心态学着放下,这样才可能迎来新的开始。
上校通过原谅,经历了心灵的蜕变,从而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幸福。
原谅他人其实就是放过自己,它也是珍爱自己的最大表现。
当我们遭遇他人的误解和伤害时,选择原谅,不仅能让自己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还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原谅是一种大度的表现,它让我们能够以更加宽容的心态看世界看自己。
泰戈尔曾经说过:“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逝去群星了。”
放过他人放过自己,在失去中重新找到希望的力量。
较劲是迷失的风暴,原谅是照亮前路的明灯,放过自己是心灵的港湾。
人生如海,有风浪也有平静,面对挫折和误解,坦然地选择原谅与放过。
用宽容化解怨恨,以豁达接纳不完美,每日反思,调整方向,奔赴豁达人生。
第三:尽可能地去寻找自己这一生最热爱的事情并全力以赴
《人民日报》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
“当你站到一个热爱的领域并深耕下去,你会发现,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你的不可替代性会越来越强,人生的道路也会越走越宽。”
热爱方可抵挡岁月漫长,热爱才能让你真切地感知自己。
人活一世一定要有些寄托,可以是金钱可以是爱好,唯独不可以是人。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唯有靠自己才能自信地一直走下去。
《皮囊》里有这样一句话:“常常熬不住的时候也想找个靠山,可是你怎么找都会发现,有的山长满荆棘,有的山全是野兽,所以你应该是自己的那座山。”
在有限的人生里,去寻找一份可以真正养活自己的本领,比所谓的情比天高山盟海誓要现实得多了。
真正能给你撑腰的,是丰厚的知识储备,足够的经济基础,持续的情绪稳定,可控的生活节奏,和那个打不败的自己。
所以尽可能早地开发自己,去寻找真正热爱的东西吧。
它可以是写作的能力,摄影的能力,做饭的能力,跑步的能力......只要勇敢地坚持下去,迟早有一天你会感激当初拼命的自己。
往后余生,把时间分给睡眠,分给书籍,分给运动,分给花鸟树木和山川湖海,分给你对这个世界的热爱,而不是将自己浪费在无聊的人和事上。
当你开始真正做时间的主人,你会感受到平淡生活中喷涌而出的平静的力量,至于那些不安与焦虑,自然就会烟消云散。
作者介绍:
Carry,写作6年,多平台签约作者,自媒体轻创业者,定期分享自媒体写作、自我向上与治愈、极简生活与创富等干货。
用写作和自媒体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一直走,走到灯火通明处。
坚持长期主义,健身看书写字,我在努力变好,希望通过文字遇见更好的你和自己。
来源:她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