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是对着记者深鞠躬,要大家多说熙媛的好话,跟近一年前实名举报前妻服用违禁药物的暴躁形象判若两人;而后他又淋着雨走回台北的家,一步一脚印仿佛都在用力捕捉着S存在过的气息和他们曾经相爱的证明(有被自己肉麻到,汪少打钱!)。
天生的话题女王体质就是,人没了,江湖上依然有她的传说。活着的人依然会以行为艺术般的姿态缅怀她的逝去、延续关于她的纷纷扰扰。
没错,说的就是前夫哥汪小菲先生。
先是对着记者深鞠躬,要大家多说熙媛的好话,跟近一年前实名举报前妻服用违禁药物的暴躁形象判若两人;而后他又淋着雨走回台北的家,一步一脚印仿佛都在用力捕捉着S存在过的气息和他们曾经相爱的证明(有被自己肉麻到,汪少打钱!)。
再然后,眼尖的网友发现他在自己参加过的那季《幸福三重奏》下深情留言:“老婆,我好想你。”(请自动以0.5倍速阅读这六个字。)
由于以上这一切太像霸总偶像剧照进现实了,很多人不仅未被感动到(菲佣除外),还亲切地称汪小菲为——装货。
而汪少这次,不仅没有暴怒,还将深情男主的人设贯穿到底,他说:“我装,我不对,死的应该是我。”
昨天,网上甚至流出了他的下跪图。
最最心如钢铁的那波网友依旧不买账,单方面将他、杨子和林生斌划为同一赛道的三大翘楚。
更抓马的是什么呢,后夫哥具俊晔竟然在声明里阴阳上了汪小菲——“有人装很凄凉的淋雨乱跑。”
看来《与S一家同行》的连续剧不仅没有结束,还将迎来新一轮的腥风血雨。
而作为老观众,我今天主要是想就第一男主角的如上操作表个态:我不觉得他是在全然地为了某种很功利的目的当众演戏,也不觉得他自带一个运筹帷幄、操控全局、为达目的可让脸皮厚过城墙拐弯处的精明脑,你把他跟杨子、林生斌放一块,那两位都会嫌弃他的好吗?
你们看看他以往的表现,酗酒、直播骂人、街头发疯、动不动摔东西打人、微博发声语无伦次脏话连篇……
这至少说明两点:
第一,他的情绪管理能力几乎为0,一旦情绪上头理智的参与度几乎为0,他在情绪管理这块几乎是一个随地大小便的状态。总之就是心智水平不高,5岁不能再多了。
第二,他做的那些事情有几件是真正利己的吗?胡言乱语一堆比不上大S一篇百来字的小作文,发飙发癫猛如虎比不上亲妈踩着热点开直播卖酸辣粉。论公关的能力、搞钱的能力,他自己,并没有什么耀眼的实绩啊,在身边强女林立的衬托之下更是显得尤为拉胯。
他的发狠大多起到一个小丑的作用,在不经意间给全网散播笑料,比如背床垫梗,比如那件皱皱巴巴的圣罗兰T恤……至于对别人的伤害,更多也是源于误伤,而非处心积虑的谋害。
毕竟,5岁的小男孩能有多腹黑,能有多么了不得的杀伤力呢?
也正因为如此,跟他有关的八卦才显得饶有趣味。他不是林生斌,所以才不至于让人那么脊背发凉,不然直接上社会新闻版面得了,警钟长鸣的功能大于戏谑调侃;他不是杨子,观者才不至于有那种目睹对方表演痕迹过重却又信念感和目的性一样强的荒谬感,撅撅屁股就知道他想放什么屁有啥意思,失控才有看头嘛。
所以综上,我愿意相信,汪小菲的眼泪、痛苦、深情,真情流露的成分还是很高的。
虽然大S确实在这段婚姻中备受摧残,虽然汪徐两家的大战几近胶着,但这些通通都不能改变“爱过”的事实。
相识46天闪婚虽冲动,那也不是闹着玩的,肯定是深深地对上了眼。甚至可以说,之后的鸡飞狗跳、反复纠缠也是爱意未消的表现,离婚三四个月之后大S就高调再婚,很难说没有故意报复汪小菲的动因,而汪小菲果然雷霆大发,无法做到心平气和的尊重、祝福,归根结底还是放不下、走不出。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俩就是命中注定。这个跟是否白头偕老没有直接关系,而要看对彼此生命的照见程度和影响深度。
他俩为什么会相爱?
大S的爸爸,家境还算富裕,上头好几个姐姐,而他是备受宠爱的小儿子,整体就是娇生惯养又窝囊废的一个画像。和S妈结婚后,酗酒、打老婆,直至离婚。
那么再看汪小菲,简直就是S爸翻版一般的存在有没有?
原生家庭当不了挡箭牌,也不是什么万恶之源,它只是藏着一个人对世界最初也最熟悉的认知。因为摊上这么个爸,所以之后会鬼使神差般地找上这样的老公,然后试图改造他,为拯救妈妈,也为清除自己的童年阴霾,结果改造失败,终于还是复刻了妈妈的命运——儒雅公子哥变暴躁狂,酗酒、家暴,直至离婚。
而汪小菲,生于女强男弱的家庭,母亲强势得不得了,所以他对于母亲是又爱又想要逃离的。
可以看出,汪小菲对于张兰借流量卖酸辣粉是有所不满的,因为大S在很大程度上担当了他脱离母亲掌控的浮木,他并不喜欢母亲当众蛐蛐大S。而且他那些莫名强烈的怒火,或许正掺杂着对于母亲诸多管控、诸多不允许、诸多自以为是的原始愤怒。
只是,没有救世主,只有不断的循环往复。
不止大S,他的几乎所有女朋友都挺强,都不是省油的灯。而且他呢,爱的时候是很爱,但终究还是会通过出轨的方式反复“叛逃”。
可他又狠不下心完全切割。大S高调再婚,无疑灭掉了汪破镜重圆的念想,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他被正式抛弃,被母亲抛弃的恐惧和绝望由此涌来,他无法淡定,只能一次次情绪失控,通过闹的方式保持一份扯不断的粘连。
直到S去世,他发现自己连闹的机会都没有了,被抛弃的现实确定无可扭转,遂悲痛欲绝也是情理之中。
你看,汪小菲的夫妻关系正是对母子关系的完美复刻——很依赖又想挣脱,但又无法真的彻底离开。内心小孩不长大,就只能一直这么叛逆又孱弱。
就是这样,你的潜意识、你人生的前几年,藏着你的生命密码,早就预知了你的后续剧情。听起来很玄,但其实没有那么玄,因为人本来就是环境的产物。
最近老听人说破情执,什么是破情执?
我的理解是,当你能够愈发清晰地看到并接纳残破的过往,发自内心地理解和拥抱那个曾经受伤的、狼狈的、无力的小孩,你才能够卸掉那些难以面对的场景和情绪,真正以成人的姿态推进当下的生活,那些宿命般的剧情才不会反复闪现于你的亲密关系之中。
简单来说就是,当你不再隔离受伤小孩,才不必驮着他前进,才能够真的长大,才不会执着于在关系里找爹找妈,进而减少原生家庭戏码在各种关系里反复上演的可能性。诸如,改变谁、拯救谁,然后因无法改变、无法拯救而失望、伤心……stop!
当乱七八糟的剧情在关系里投射越少,你就越是能够以客观的视角看待眼前人,就越是能够做到理性筛选,且爱他如其所是。
达到这种状态,情执就算是破了。
而且所谓情执,不特指爱情,也包括友情和亲情。
这不刚过完年嘛,很多人表示没回家过年、眼不见为净、回去也是吵架和被催婚……恕我直言,但凡依赖于物理隔离断亲,说明肯定断得不咋样,内心的纠葛肯定还在激烈地存在着。
以《繁花》剧情为例:马伊琍饰演的玲子,如果她能够放得下和宝总的爱恨情仇,还需要不辞而别、杳无音信三个月吗?回来后还需要以还运道的方式做正式切割吗?不需要的呀,越是心里面黏黏糊糊,越是要仰赖于物理距离的隔开与保护。就好比皮肤越是敏感,越是得穿得厚厚的,以防红肿溃烂。
跟父母的关系也是如此,和他们同处一个屋檐下七天、十天那么难,总是会莫名烦躁、莫名生气、莫名难过,说明你还没有充分看到你的受伤小孩,没被充分看到,他就会在暗中发力,操控你的情绪。
说白了,你明明已经是个成年人,但你的潜意识还没当够孩子,那么自然就会模糊成年人之间的边界、重复过往的纠缠。
汪小菲亦如是,前两年的闹、如今的哭,都是在反向表达对前妻的爱恋,或者,作为一个小男孩对母亲的依恋。
他需要看到在S那里究竟放了些什么东西,才有可能长大,才有可能破情执,不然,洋相还得继续出,网友的嘲笑还得继续捱。
嗯,虽然头号女主角走了,但感觉这套八点档的后续剧情还会“持续精彩”,主题将是《前夫的爱》《男人的争斗》还是《当男孩蜕变时》呢?
来源:创意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