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看完李宗仁特型演员电影后,李宗仁儿子:这就是我老爸啊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5-02-07 20:50 1

摘要:1986年,《血战台儿庄》上映,特型演员邵宏来饰演李宗仁,传神的表演、栩栩如生的将军,让李宗仁之子激动不已,连声赞叹:“演得太棒了,这活脱脱就是我爹啊!”。

1986年,《血战台儿庄》上映,特型演员邵宏来饰演李宗仁,传神的表演、栩栩如生的将军,让李宗仁之子激动不已,连声赞叹:“演得太棒了,这活脱脱就是我爹啊!”。

这部电影真实再现了台儿庄战役的壮烈,更凭借邵宏来真实又精湛的演技,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甚至推动了两岸关系的解冻。那他是怎么一路走来,铸就经典的呢?

时间回到1933年夏天,江苏的一个平凡小镇,邵宏来呱呱坠地。自小,他就跟别家孩子不一样,他居然没有想打工填饱肚子,而是想走文艺道路,成为演员。

1949年,青春洋溢的邵宏来鼓起勇气,考入了上海戏剧学院,从此踏上了演艺之路。戏剧学院里高手如云,邵宏来却从不退缩。他每天脚踏实地,打磨演技。

毕业后,邵宏来去了青岛话剧院工作。在这里,他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朱端钧。朱导慧眼识珠,一眼就看出了邵宏来身上的潜力,推荐他进入了专业的表演训练班,在这里他荣获在电影《南昌起义》中饰演陈独秀的机会。

这次机会让邵宏来名声大噪,初登演艺门槛。邵宏来并没有因此满足。他辗转多地,最终在青岛话剧团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在这里,他深耕细作,塑造了无数个鲜活的角色,在这里他演得最多的是李宗仁和陈独秀二人。

1986年,导演杨光远正为电影《血洗台儿庄》物色主演。这演员可不一般,得和角色本人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对演员的长相要求可谓苛刻,简直就是鸡蛋里挑骨头。杨光远翻遍了各种资料,把目光落在了邵宏来身上,觉得他能演好李宗仁这个关键角色。

邵宏来听到消息,心里“咯噔” 一下,压力“唰”地就上来了。他心里直犯嘀咕,自己能不能演出李宗仁身上那股子大将气质先不说,就自己这长相,能不能让观众觉得像李宗仁,都是个大难题。

杨光远看着一脸愁容的邵宏来,拍了拍他的肩膀,信心满满地说:“相信我的眼光,你指定行!”

可邵宏来还是犯怵,一边是身经百战、威风凛凛的军人,一边是自己这个满是文艺范的年轻人,这差距也太大了,怎么才能更像呢?

邵宏来没日没夜地研究资料里李宗仁的照片,绞尽脑汁地想办法。他心里暗暗发誓,既然接了这戏,就一定要把角色演得无可挑剔,让观众眼前一亮。

突然,他看到一张李宗仁剃着平头和战士们站在一起的照片,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心想:要是我也剃个平头,会不会和他更像呢?

说干就干,邵宏来马上找到化妆师,让对方按照照片里李宗仁的造型,给自己也剃了个平头。这一剃还真像那么回事,邵宏来的形象大变样,和照片里的李宗仁简直就像双胞胎,相似度高得让人惊叹。

在场的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连杨光远都看呆了,他心里隐隐有种预感,这部电影肯定能大火,说不定还能打破票房纪录。

虽然外形已经很像李宗仁了,但邵宏来并没有浮于表面。为了能把李宗仁这个角色演活,电影开拍前,他每天对着镜子,一遍又一遍地琢磨角色的神态、语气和动作,沉浸其中。

咱们都知道,李宗仁可不是一般人,他可是在台儿庄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在那场战役中,李宗仁作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带领着军队和日军血拼、都是生死一念的事儿。

日军的飞机、大炮、毒气弹不停地轰炸,咱们的军队武器装备落后,可李宗仁面不改色、毫不畏惧,硬是带着战士们重创了日军精锐部队。

1938 年 4 月 7 日,经过二十多天的浴血奋战,台儿庄的守军和外围部队里应外合,终于取得了胜利,彻底打破了“日寇不可战胜”的恐惧心理。

伟人事迹在心、形象在前,邵宏来不敢敷衍了事。除了吃饭睡觉,他每天24小时都扑在了研究剧本和角色上。生怕一个“出戏”,就被全国观众追着骂。

有时候,为了呈现最真实的画面,他不厌其烦地和杨光远导演沟通,一遍又一遍地重拍,中场暂停了一遍又一遍。

在电影《血战台儿庄》还没正式跟观众见面的时候,就已经引发了一阵小小的轰动。这消息,还传到了一个特别的人耳中,李宗仁的儿子——李幼邻。

当李幼邻得知,有一部以父亲的经历为蓝本拍摄的电影已经完成制作时,他心里那股子激动劲儿就别提了,二话不说,收拾行囊,心急火燎地往中国赶。

黑暗的电影院里,李幼邻的目光紧紧地锁定在荧幕上,当饰演李宗仁的演员一亮相,他的眼睛瞬间瞪得溜圆。

荧幕上那人,那神态、那气场,活脱脱就是父亲“复活”了。尤其是那双眼睛,威严又坚定,像极了记忆中的父亲。

李幼邻眼眶一下子就红了,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嘴唇颤抖着,忍不住小声嘟囔:“太像了,简直和父亲一模一样!” 整个观影过程中,他的眼睛都没敢多眨一下,想紧紧抓住“父亲”的身姿。

不久后,《血战台儿庄》正式上映,瞬间在电影界掀起了一阵狂风巨浪。因为邵宏来把李宗仁那种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与祖国共存亡的坚定决心,演绎得淋漓尽致、涤荡人心。

果不其然,这部电影一经上映,票房就一路飙升。在那个电影票才几毛钱一张的年代,短短几天时间,票房收入就达到了惊人的 2.7 亿,在当时的电影界,无人能及。

《血战台儿庄》一路过关斩将,不仅拿下了 “金鸡奖”“百花奖”,还获得了 “抗战奖” 这一殊荣。而邵宏来也获得了金鸡奖最佳男主角的提名。之后,他更是凭借着精湛的演技,出演了许多部经典正剧,成为了观众心目中的实力派演员。

可是,命运不乐意让人轻松活着。邵宏来生病后,整个人变得十分消沉。他常常唉声叹气,抱怨自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身边的人只能安慰他,鼓励他要坚强。

有一次,上海戏剧学院周年庆邀请他回去演出,虽然身体不好,他还是带着夫人一同前往。那次演出,他格外认真,仿佛是在跟自己热爱的舞台做最后的告别。回来后,他就感慨地说:“这是我最后一次去戏剧学院了”,言语中满是悲观和无奈。

不过,人还是得自救。邵宏来看了一本名叫《相约星期二》的书,这本书就像一道光照进了他黑暗的世界。书中讲述的人生哲理,让他豁然开朗,整个人的情绪也变得乐观起来。

后来,有老同志成立书画社,还为他办了一场展览。邵宏来写字漂亮,他夫人画画也很出色,在展览上,他感慨地说:“我想开了,要好好生活”。

谁也没想到,命运又跑出来做戏。就在大家都以为他渐渐好起来的时候,邵宏来突然因病离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2017 年 7 月 19 日,这位优秀的演员,走完了他 84 年的人生旅程,留给观众的,是无数经典的荧幕形象和对他深深的怀念。

文献来源:

2017.07.26 22:51来源:澎湃新闻,著名演员邵宏来逝世 享年84岁

来源:历史定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