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颂文摊上大事了!一段7秒视频刷爆网络:他坐在商务车里,手臂一挥,把一包疑似信件的玩意儿扔出窗外,车子立马开走。“#张颂文把粉丝的信扔出窗外#”直接冲上热搜,评论区炸了锅——有人喊“耍大牌,人设崩了”,有人则觉得“粉丝是不是太过分了”。
张颂文摊上大事了!一段7秒视频刷爆网络:他坐在商务车里,手臂一挥,把一包疑似信件的玩意儿扔出窗外,车子立马开走。“#张颂文把粉丝的信扔出窗外#”直接冲上热搜,评论区炸了锅——有人喊“耍大牌,人设崩了”,有人则觉得“粉丝是不是太过分了”。
可真相一曝光,事情完全不是表面那样简单,比电视剧还精彩。这背后到底藏着啥故事?别急,咱慢慢扒开给你看,保证让你直呼“原来是这样”!对了,你觉得张颂文扔东西是生气还是有别的理由?
2025年3月24日,张颂文正在《谷雨》剧组拍戏。那天,他照例开窗跟粉丝打招呼,挺暖心的举动吧?结果车开到半路,一名穿白外套的女子冷不丁把一个沉甸甸的大袋子塞进车窗,直接砸向他。视频里那“扔信”的一幕,就是这时候发生的。
扔完东西,车没停,粉丝围着喊,场面一度乱哄哄。潇湘晨报当天就报道了,舆论瞬间分成两派:骂张颂文的,说他没礼貌;帮他说话的,觉得粉丝行为不对。可这才只是开头,真正的猛料还在后面。
第二天凌晨,剧组负责人杨涛坐不住了,发长文把事情掰开了讲。原来,那袋子被扔出去不是张颂文耍脾气,而是工作人员发现不对劲,赶紧处理。事后他们检查袋子,里面除了信件,竟然还有写满诅咒的符咒、带血的布偶,甚至半截白色纸花——这玩意儿在剧组眼里可是大忌。
更离谱的是,这位白衣女不是头一回捣乱。她连着三天蹲守剧组,早前还用高跟鞋卡车门,非要硬塞东西。杨涛在文里感慨:“颂文老师是我见过最关心粉丝安全的演员。”这话听着不假,毕竟谁遇到这种“礼物”不头皮发麻?
细节越挖越多,事情越来越清楚。剧组还甩出三年安保记录:2023年,87封夹着剃须刀片的恐吓信;2024年生日,收到死老鼠蛋糕;2025年年初到现在,光是藏摄像头的小熊、掺泻药的零食就截了23件。
这白衣女呢?有人爆料她其实连着15天往剧组送东西,次次都带着一股“死亡气息”。符咒、血布偶、纸花,哪一件听着不瘆人?难怪张颂文团队直接把袋子扔了,谁敢留着这定时炸弹啊。换成你,敢不敢接?
舆论这时候开始反转。起初骂张颂文的人发现,哦,原来不是他不尊重粉丝,而是这袋子有安全隐患。剧组流程也摆出来了:扔完东西,车停下,把散落的信件全捡回来,编号、安检,再放进“影迷阅读室”。
张颂文每周三还手写回信,挺有心吧?再看看他以前的表现——暴雨里陪群演对戏仨小时,自掏腰包给剧组300人买保险,2023年还有粉丝往车上扔东西,他笑着说“注意安全”。
这形象,跟“耍大牌”搭不上边啊。倒是那白衣女的行为,按《道路交通安全法》第63条,往行驶的车里扔东西,妥妥算妨碍安全。你说,这种粉丝该不该管管?
这事一闹大,饭圈的毛病全暴露了。第一,边界感没了。私生饭装成粉丝,跟踪、塞摄像头、送“死亡礼物”,压根不是爱,是骚扰。中国传媒大学数据说,83%的艺人被私生饭烦过,谁受得了?第二,信息传得太偏。
那7秒视频一剪,大家就开骂,根本不看全貌。结果真相一出,风向全变,典型的“先入为主”。第三,规矩不够硬。剧组有安检制度,可法律对这种骚扰还没细则。韩国有《反跟踪骚扰法》,咱们啥时候跟上?不然艺人安全谁保障?
说到解决办法,想法不少。技术上,剧组可以用智能安检,AI扫一扫,啥怪东西都跑不掉。制度上,弄个“粉丝信用档案”,像机场黑名单一样,谁老越界就禁入。文化上,明星团队可以学学胡歌的“书信慢递”,或者黄渤的“影迷开放日”,把互动搞得有秩序又温馨。追星嘛,本该是开心的事,别弄得跟谍战片似的。
这事儿到这儿,基本清楚了。张颂文扔信,不是发脾气,是防着点啥。白衣女连送15天“死亡礼物”,听着都让人起鸡皮疙瘩。粉丝的爱不该是负担,更不该变危险。这次风波,误会解开了,也给所有人提了个醒:追星得有底线,别让热情变刀子。
你觉得呢?张颂文这波操作是正当防卫,还是还能再冷静点?白衣女这种行为,要不要法律出手?娱乐圈这星粉关系,咋整才能不乱套?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吧!
来源:梦城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