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天乐自砍片酬难救市?从<无间道>到无人投,港片陷“囚徒困境”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5-03-25 21:27 4

摘要:近日,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春茗现场,相比于以往人声鼎沸的热闹场景,今年的春茗不同以往的庆功宴,反倒更像是“诉苦大会”。不仅古天乐吐槽现在“减片酬都没戏拍”,田启文更直言:“上半年开拍的新片连十部都不到!”。

近日,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春茗现场,相比于以往人声鼎沸的热闹场景,今年的春茗不同以往的庆功宴,反倒更像是“诉苦大会”。不仅古天乐吐槽现在“减片酬都没戏拍”,田启文更直言:“上半年开拍的新片连十部都不到!”。

如今曾经叱咤亚洲的港片黄金时代已成为过去时,身为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的会长,古天乐顶着巨大的压力与政府磋商,为吸引更多投资,保住演员们的饭碗殚精竭虑。从视频中不难看出古天乐面露疲态,却依旧借着曝光呼吁推进“拍住上”计划。

网友却吐槽:香港电影行业现状跟自身的电影质量有关系,跟演员和行业关系并不大。网友的吐槽虽然有失偏颇,却不得不让人深思,近些年来,一些香港电影成为了“票房毒药”,耗尽了香港电影的口碑。

千篇一律的警匪片,剧情上生搬硬套,题材上还停留在90年代的武打套路,“炒冷饭”的烂剧层出不穷,而这些冷饭,为了票房不惜高价请老戏骨助阵,可惜吃惯了“细糠”的观众们,根本不想吃“冷饭”。

港产电影如果不从自身找原因,一味的降低薪酬,恐怕也不是解决之道。

其实,仔细回顾会发现香港电影这些年,也有过一些佳作斩获不错票房,比如《无间道》,当年被誉为救市之作,大火的原因就是它无论剧情、剪辑、演员等,全都达到了完美状态,更为难得的是它和以往这一类型影片不同,没有个人英雄主义,没有打打杀杀,更多的是刻画人物心理活动。

再到今年的《破地狱》内地公映91天,斩获票房2.11亿票房,不可谓战绩骄人。

就连多年后重新上映的《倩女幽魂》仅四天,都斩获了1177万的票房。

这恰恰从另一个角度证明,香港电影并不是因为演员的高片酬拉不到投资,阻碍了电影市场,最根本的症结在创新。

影帝刘青云主动降低片酬拍摄港产片《爸爸》,一举斩获地18届亚洲电影大奖,这样的成绩也让他在众多唱衰港产电影的声音中重拾自信。

不可否认,这么多年来,相继有人在香港的街头巷尾,发现曾经熟悉的明星面孔,采访之后,他们无一不表示,如今电影没市场,电视剧没人投资,他们不能再在娱乐圈谋生路。

而一些在大陆有些名气的香港明星纷纷北上,录制综艺、参加电影拍摄,可是即便全行业“断臂求生”,香港电影仍深陷“不北上等死,北上找死”的囚徒困境。

从《无间道》到无人投资,香港电影的困境不止娱乐产业范畴。它揭示了一个残酷真相:在文化霸权与资本洪流下,小型经济体试图保持文化独特性,如同与风车作战的堂吉诃德。当古天乐们降薪、转型、妥协时,他们抗争的对象不仅是市场规律,更是一个时代的结构性碾压。

或许正如《无间道》那句经典台词:“明明说好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香港电影人的坚持,早已超越了商业逻辑,成为一场关于文化存亡的悲壮抵抗。

来源:曾经未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