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晶这嘴也是狂的没边了,为了爆“猛”料,还专门给开了一档访谈节目,也是有够无语的。
王晶这嘴也是狂的没边了,为了爆“猛”料,还专门给开了一档访谈节目,也是有够无语的。
一天天的,嘴跟淬了毒似得,啥都敢说,八百年前的事都得拉出来扯一扯:陈冠希“艳照门”、吴孟达、梅艳芳、张学友...老牌明星的私事就没他不知道的。
谁要跟他是好朋友,死了都得把他也带走,而最近,这张嘴又开炮了,把张国荣大哥也给扯出来了。
二十年前张国荣的纵身一跃,成了网友心中的一个疑点。
如今王晶一句“导演梦”压垮了他,给大家又炒了一盆热饭。
当时的张国荣,正处在艺术生命的巅峰,演而优则导的念头,在他心里烧成了一团火。
想拍一部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电影的念头,越演越烈,恰好机会也是说来就来。
他搭上了一位内地来的金主,对方豪气冲天,拍着胸脯承诺投资他的电影。
这可把张国荣高兴坏了,迫不及待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身边所有的朋友。
他对这部剧属实是肯下功夫,几乎是全身心的投入,没多久剧本、班底,一切都准备得差不多了,只等开机圆梦了。
可谁知道,命运偏偏爱开这种残忍的玩笑,金主突然出事,锒铛入狱。曾经的承诺也变成了一张空头支票,整个项目瞬间胎死腹中。
对此,王晶一针见血地指出,钱没了是小事,真正要命的是“丢脸”。
简简单单两个字,但这对于一个自尊胜过生命的人来说,简直是公开处刑。
毕竟,已经跟整个圈子都夸下了海口,等着大放异彩的时候,却被浇了一盆冷水。
任谁都能想得到,背后那些嘲讽的目光,和媒体笔下“眼高手低”的刻薄标题。
这种从云端跌落的羞耻感,把他的自尊碾得粉碎。
而《霸王别姬》的痛更是火上浇油....
谈到张国荣,总绕不开《霸王别姬》。
它不只是一部电影,更像一个烙印,深深刻进了他的灵魂里。
不疯魔,不成活。
可以说,他把自己完全献祭给了程蝶衣,以至于电影拍完很久,他都觉得自己就是程蝶衣,真假难辨。
而程蝶衣的悲剧,似乎也预示了他的命运。
拍完程蝶衣以后,那种深入骨髓的忧郁气质,再也没有离开过他。
最终这部电影把他推向了艺术的顶峰,也把他推向了舆论的风口。
当他的性取向被公之于众的时候,这在当时那个保守的社会,无异于引火烧身。
一时间,非议和诽谤传的沸沸扬扬....
甚至有人说,他对男性的情感,都是受了程蝶衣这个角色的“蛊惑”。
这种荒唐的揣测,对他无疑又是一重枷锁。
可以说,导演梦的破碎,间接点燃了埋藏已久的“性取向”病源。
而最终的病灶,是抑郁症。
在那个年代,人们对抑郁症的了解少得可怜。
很多人觉得,这就是“想不开、太矫情”,没人把它当成一种能要命的病。
所以,他根本得不到专业的帮助,更谈不上什么有效的保护。
可是聚光灯下的张国荣,却总是看起来那么的风光无限。
但其实,那件华美的袍子底下,藏着多少不足为外人道的苦楚。
因为他这一路,从来不是坦途。
唱歌,总有人拿他和谭咏麟比,说他唱功不行。
演戏,《英雄本色》里,又有人说他永远比不过周润发。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质疑他“靠脸、靠运气”的声音,从来就没有停过。
他的成名作《Monica》,当时可火爆了,那种几乎在用生命去燃烧的舞台表现,怎么不算是他情感的外化呢。
而这都源于他太想证明自己了,他的每一个奖项,每一次欢呼的背后几乎都是拿命拼来的。
可是独自承受太久以后,人是会垮的。
所以,当一件又一件痛苦叠加的时候,硬生生把他榨干了。
最终他留下了一封信离开...
这封信,字迹清晰,逻辑分明。
“我一生没做坏事,为何会这样?”成了他留给世界最后的追问,充满了委屈和不解。
信里,他感谢了唐先生,感谢了家人,感谢了肥姐,感谢了医生,
唯独对挚爱只字不提。
看吧在最后一刻,他想的还是如何保护那个人,不让自己的离去,给他带来更多的麻烦和争议。
他用最理性的方式,安排了一场最感性的告别。
那个极度敏感、善良,又用力活着的人,当他再也无法维持那个完美的“张国荣”时,他选择了离开。
人们说,如果他能感受到后来这么多的爱与理解,或许就不会走。
可悲的是,所有的掌声和善意,终究是来得太迟了。
至于王晶此刻的言论,是真心为了揭秘,还是借故人炒作,甚至夹带与张国荣当年艺术理念不合的私怨,我们也不得而知。
只是,无论谜底是什么,那个被称为“哥哥”的人,都已经回不来了。
不过他留下的歌与影,永远不会落幕。
而关于他的谜团,也许永远不会有标准答案,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他的怀念。
来源:寒士之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