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信翻车,原来他才是影响最大的人!曾声称给少林寺捐46亿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5-08-05 14:53 2

摘要:释永信倒台后,波及了很多明星,此时却让人想起蔡志忠先生。当年他是一脸虔诚的在少林寺出家,还将自己的财产捐给少林寺,甚至说死了后要葬在少林寺。

释永信倒台后,波及了很多明星,此时却让人想起蔡志忠先生。当年他是一脸虔诚的在少林寺出家,还将自己的财产捐给少林寺,甚至说死了后要葬在少林寺。

然而,如今的他,不禁让人唏嘘,巨额捐赠还悬在半空,信仰与现实的裂缝让这位漫画大师陷入困局。

五年前的落发一幕还历历在目,但谁能想到,释永信“方丈”的身份会在一夜之间变成“罪人”的烙印,少林寺也因此被蒙上阴影。

2020年11月,河南嵩山少林寺的藏经阁中,佛音袅袅。72岁的蔡志忠朝着方丈释永信缓缓走去。他跪坐在地,任长发落地,受剃度成为沙弥。从此,他拥有了新法号,释延一。

这位创作了《庄子说》《老子说》等风靡全球的漫画大师,声称要将毕生的积蓄与珍藏悉数献给少林寺。

其中包括不可再生的佛教文化宝藏,5000多尊佛像,还有画稿以及自己名下的财产,估计有200亿台币,也就是大约46亿人民币。

剃度仪式上,蔡志忠感慨万千,说自己“愿奉持三宝、以戒为师”“此生归隐少林”。为了这一刻,他筹备了数十年。

从最早观看电影《少林寺》激发灵感起,他便对少林文化心向往之,多年来画佛作禅、研究佛经,甚至计划老死杭州、葬于少林,还有可以立个碑。

他的虔诚是如此发自内心,以至于那一刻,他并未想到,这份信仰和决断会在五年后成为大众唏嘘的开端。

我们都知道,200亿的身家不是一个天才漫画家“从天上掉下来的好事”,而是蔡志忠用近60年的血汗熬出来的。

他4岁半立志画画,15岁靠250块台币闯荡台北,靠一支笔打破了日本漫画统治的局面。

他将庄子、老子等东亚古老文化用漫画普及成全球“爆款”,不仅让下到小学生、上到哲学家都成了他的读者,也成就了华人文化的骄傲。

可他对信仰的虔诚,让他将200亿的财富交付给少林寺,却可能“错付”。释永信倒台的新闻揭露了一系列令人咋舌的事实,“信任崩塌”“色戒破灭”“侵占香火钱”等实锤,证明确实有蛀虫打着佛门的幌子中饱私囊。

也因此有不少网友出来打抱不平的声音。释永信案件已经坐实,这让人忍不住反思,这笔捐款真的让佛法得到了滋养吗?还是仅仅成为方丈商业版图里更大的一块金砖?

释永信的倒塌

众所周知,释永信被戏称为“佛门CEO”,管理少林寺像经营企业一样精明,手眼通天,四处投资商业项目。

少林寺名下的酒店、演艺活动、香客项目等涉足甚广,年收入难以估量,而关于“香火钱”的去向却始终模糊。

直到2025年7月,一份官方通报犹如一记重锤,直接砸下了结论:与女性维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香火钱去向不明,此前的僧团调查结果被推翻,中国佛教协会直接撤销了释永信的“戒牒”。

如今的少林寺,已非往昔模样,释永信再也无法回归曾经的少林寺。而最无辜、也最尴尬的,毫无疑问就是蔡志忠。他曾经奉若神明的师父,如今沦为阶下囚。他捐的200亿,到底是积善行德,还是推助了一些人的贪婪胀大?

蔡志忠捐款时的一片赤诚无可厚非,但也引发人们拷问,信仰需要用这般巨大的捐赠来背书吗?佛教本来的慈悲为怀,更强调“渡人”而非“囤积”。

那些替蔡志忠惋惜的人不无道理,200亿,本可以帮助那些大山里的孩子们修建校舍、买学习用品;可以资助科学家的研究项目,为社会孕育更多发展的可能;可以资助无数需要帮助的普通人。

而他选择捐赠少林寺,本期盼弘扬宗教文化,最终却被卷入宗教管理的乱象之中,让信仰蒙尘。

当年玄奘西行取经,为传播佛法宁愿一命相博;鉴真东渡,是为利他而非利己。真正的佛性在人间,是为人们送来雪中炭,而非再添一座金光闪耀的寺庙。

如今,蔡志忠继续以画笔讲佛,用作品诠释他的信仰,而少林寺的钟声依然在山间回响。只是,这一切都不再是五年前的模样。

释永信的倒台提醒我们,信仰从来不应依附于哪一个人,而应植根于人性善良的土壤中。

对于蔡志忠来说,捐赠钱财是他归心佛教的体现,但对于整个社会,这笔错付的捐赠却提醒了人们,善心与善举并不总能邂逅善果,选择对象更需慎重。

结语

释永信倒下了,少林寺的钟声还在响,但蔡志忠的信仰却悬在空中。信佛无错,但佛应该在人心,而非神坛之上。愿未来,我们能看见更多的善,真正滋养万物,也不枉一片赤诚心。

信息来源:

来源:酒馆茶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