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信出错,最可怜的不是他,是那位捐赠四十六亿的蔡志忠老人!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5-08-09 17:52 2

摘要:那会儿,这真算是一件美谈:事业有成、声名显赫的艺术家,终于在七十岁左右的时候找到了心中的信仰。

五年前,72岁的台湾漫画大师蔡志忠在释永信的主持下,剃度成为了出家人。

他不光把46亿的财产全部捐了出去,还立下遗愿——死了要埋在少林寺里。

那会儿,这真算是一件美谈:事业有成、声名显赫的艺术家,终于在七十岁左右的时候找到了心中的信仰。

谁也料不到,短短五年时间里,局势竟然完全翻了个个儿……

悲剧的开端

2020年11月17日清晨,72岁的漫画大师蔡志忠在嵩山少林寺的藏经阁里,圆满举行了剃度的仪式。

虽然按照佛门的规矩,他只披上了沙弥戒,成为了沙弥,但他心里满是如愿以偿的欢喜。

仪式结束后,蔡志忠下定决心,把自己价值46亿的家产都拿出来捐给了少林寺,其中包括一些他的画作手稿,还有收藏的五千多尊佛像。

由此可看出,他对佛门的虔诚程度真是至纯至真。

让人心头一阵酸楚的是,他还盼着在少林寺找到个落脚的地方,死后能安葬在塔林中。

消息一传开,立刻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和热议。

大家都觉得,一个成名有成的艺术家,要是能抛下一切尘世的烦恼,投身于佛门,那可真是一段佳话。

谁又能想到呢,短短五年时间,一纸官方通报就把这段美好的故事给彻底打碎了。

2025年7月27日,释永信被曝光挪用了寺院的财产,还和几名女性有不正当的关系,甚至还被曝出有私生子。

佛教协会在第二天就把他的戒牒给撤销了,少林寺方丈室直接用铁皮把门封了起来。

蔡志忠把所有积蓄都捐给了少林寺,可现在释永信出事了,这46亿的财产到底去哪了,谁也说不清楚。

纯粹与贪婪

要聊蔡志忠这人啊,确实是活得特别单纯,毫无心机。

1948年,他出生在台湾彰化,家里一共生了11个孩子,差不多有一半都没熬过来。

或许因为经历过太多生离死别,他从小就格外珍惜每一天的生命。

4岁半那会儿,他就对爸爸说:“我想画画,画一辈子都不停止。”

他刚满15岁,满腔热血,兜里只剩250台币,就敢一人自己去台北闯荡。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清楚了,他创作的《老夫子》《庄子说》《老子说》迅速走红,风靡整个华人圈。

他的作品卖出了59个国家,全球的总销量也已经突破了五千万册。

以他的成就来看,应该住豪华的房子,开豪车才对,但蔡志忠的日子过得挺朴实,没啥奢侈的样子。

鞋子破了个洞都舍不得扔,每天吃的早餐不过是简单的白粥加点腐乳罢了。

他在30岁就拿了金马奖,到了36岁,突然说:“我这辈子赚的钱也差不多了,再为钱花时间真没必要。”

有记者打听他为何这么节省,他回道:“时间比钱宝贵,要我用一秒钟去换一块钱,我都不愿意。”

他和少林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984年那会儿。

那会儿他在东京池袋的影院里,看到了李连杰演的《少林寺》,一看那场面就兴奋得不得了,决心要把少林寺的故事都画出来。

2006年,他第一次踏进少林寺,参加了一个叫“少林论禅”的活动,从那以后,和少林寺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时起,他就开玩笑说:“我死了之后,遗体也能拿去少林寺做个旅游景点。”

听起来挺奇怪,不过你能从他的语气里感受到,他是真心想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献给少林寺。

再瞧瞧释永信,简直是完全两个样儿。

这位方丈把少林寺打理得像个企业似的,开武校收学费,办药局卖保健品,还搞素斋馆做餐饮。

他还到处授权少林寺的品牌,商业头脑比不少企业家还灵巧得很。

其实早在2015年,就有人揭露他生活乱七八糟,还擅自挪用寺里的香火钱。

那会儿,释永信为了把事情给压下去,硬是说那些女人都是他收养的弃婴。

可是,总有人不停地怀疑,说他开豪车、住豪宅,这凭啥像个出家人呢?

最让人觉得讽刺的是,等他给蔡志忠剃度时,竟然还一本正经地讲起教义来:

要出家,得放下烦恼的家,要靠努力修行,最终变成有智慧、有觉悟的人。

现在回头想想,这真是笑话一则,明明他自己每天沉迷在享乐中,还反过来教别人如何摆脱烦恼?

信仰的反思

蔡志忠的经历让人感慨不已,今年1月,为了帮忙推动即将建成的“少林寺蔡志忠佛像博物馆”。

施鸿儒这弟子,还带着儿子,从遥远的地方特意赶来,把一尊清代的铜鎏金佛像亲自送到了少林寺。

那尊是蒙古风格的哲布尊丹巴祖师像,有17厘米高,工艺特别细致精巧。

还一块儿去的,有林灵烽、陈长春这些朋友陪伴着。

释永信一倒台,现在换成了印乐法师担任住持,面对蔡志忠那些承诺,他的态度到底是啥呢?

关于博物馆还要不要继续建,谁来管,捐赠的那些文物又会怎么安排,这些问题可是挺让人关心的。

最让人担心的就是,他死了之后还能不能安葬在佛祖身边。这连串的问题,谁也说不准,真的让人捉摸不透。

可怜蔡志忠那一片真心实意遇上了人性的贪婪,理想跟现实差得让人心都凉了。

归根结底,还是宗教场所的管理不太规范,导致一些人有机可乘。

本来,宗教是为了让人们心里找到依靠,可一旦牵扯到金钱和权力,情况就容易变得不纯了。

蔡志忠今年77岁,他给自己立的目标是要完成500本书,但目前还差得挺远。

他说自己还留着去河南的机票,打算再去少林寺转转,想找回当年1984年第一次看《少林寺》电影时那份感动。

不过,现在的少林寺,还是他心里记忆里那样的那个少林寺吗?

信仰的殿堂已经蒙上尘埃,清澈的心灵也找不到寄托处,恐怕这才是让那老人最难过的事。

蔡志忠用一辈子,表达了一个道理:不为名利牵绊,只为心中的梦想坚持着。

释永信的事变也让咱们明白一个道理:

一旦宗教变成了生意,把信仰当成了工具,不光是像蔡志忠这样的人受伤,成千上万平凡的信众内心那份最纯真的信任也会因此受到伤害。

结语

蔡志忠一直追求纯粹的东西,可到了晚年,却遇到了信仰崩塌的事情。那46亿资产成了谜,5000尊佛像的归属也没人清楚,连他死后想葬在塔林的愿望也变得不确定。希望这次风波能让宗教回到原本的初心,让那些真正向佛的人有个干净的归宿。也希望蔡志忠老人家能看到,他一直追求的那个理想世界,总有一天会成为现实

来源:南方菇凉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