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给80后当头一棒:拼命往上爬,先看看这身皮囊扛不扛造!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5-02-06 05:15 1

摘要:做为一个在体制内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职场博主,咱说点扎心的话,80后的我们,真的到了要直面“生死局”的年纪。

48岁的大S突然走了,把咱们80后吓出一身冷汗!

做为一个在体制内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职场博主,咱说点扎心的话,80后的我们,真的到了要直面“生死局”的年纪。

我们挣命似的向上爬,到底值不值?

一、拼命三郎的代价:健康从不是“等我有空再说”

大S是娱乐圈出了名的“狠人”。为保持身材,她硬撑节食;为了工作,生完孩子也没停止脚步。就拿这次来说,明明出发前就咳嗽,还硬撑着陪家人,耽误治口疗,生生把小病拖成绝症。

做为咱们80后这代人,我是感同身受。我们没有拒绝加班的勇气,没有90后00后的潇洒。想当年入职之初,谁不是领导说什么就做什么,谁没挨过领导的骂,谁没经常熬夜写报告。

领导一句话,我们通常第口一个举手“我来”......

但大S的悲剧狠狠扇了我们一耳光——身体不会和你讨价还价,它要么沉默,要么直接宕机。

别说我们没有走上重要领导岗位,只是普普通通的科员。我们付出得太多,失去的太多,得到的太少,值得吗?

二、体制内“年轻化”的残酷真相:80后成了“前浪死沙滩”

80后这代人,年轻时被教育“努力就能成功”,中年时却被现实打脸“年龄才是硬通货”。某地提拔副科级干部,公示名单里清一色90后,年轻的00后丁雕甚至24岁就当上了副镇长。

反观80后,许多人还在科员岗位上“十年如一日”地写材料、跑腿打杂。80后拼了老命也难晋升,90后00后却像坐火箭一样蹿升?

90后普遍硕士起步,00后甚至带着博士光环入场。而80后当年本科就能进体制,如今反而成了“学历洼地”。

领导眼里,90后能加班、能熬夜、能适应“5+2”“白加黑”,而80后拖家带口,“晚上九点接孩子”成了原罪。 讽刺的是,80后中不乏业务骨干,但晋升时总被一句“年龄到杠了”挡在门外。

这就像让80后参加一场注定输的马拉松——你可以起跑,但奖杯早就内定了年轻人。

三、体制内的“慢性自口杀”:你以为的稳定,暗藏杀机

有人说,体制内又不是企业,没有996,比企业强太多了。 这话大错特错!体制内的“累”是钝刀子割肉。

我们普通人,不得不对上唯唯诺诺,对下小心翼翼。你不得不写材料?不得不加班?不得应酬?

试问,又有几人能不久坐成疾?没有情绪高压?超过40岁的,哪个体检报告不亮红灯?

四、保命指南:职场老油条的“求生手册”

那些能平安熬到退休的,个个深谙“职场貔貅生存法则”:

1.一定要定期体检。血常规,心电图,标志物,一个都别漏。查出问题?立马调整岗位,保命比保位子重要。

2.能就“摸鱼”,每坐1小时,就去走廊晃悠几分钟。周末别刷存在感,该请假就请假; 非必要不熬夜,材料永远写不完。

3.注意健康饮食。尽量不要油太大,多吃杂粮粗粮,少吃外卖盒饭,少喝饮料,争取不喝酒。

4.心理及时止损,领导的表扬照单全收。领导骂人?就当他放好了,能甩锅就甩锅。 5.培养个接地气的爱好:种菜、钓鱼、打拳,哪个都比陪领导唱K强。

我们得重新定义“成功”,钱换不回48岁的命。体制内尤其要警惕“提拔执念”——副科正科,不如颈椎灵活;处级厅级,不如血糖稳定。

单位离了谁都能转,但你家离了你就得塌。记住:退休时能笑着跳广场舞的,才是真赢家。平安活到领养老金那天,就是对体制的报复。

送大家一道保命公式:晋升速度 ≤ 电梯上行速度;工作强度 < 广场舞运动强度;心理压力 ≈ 超口市抢鸡蛋的快乐程度。

来源:公考前后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