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忠在捐了46亿后,才是“释永信倒台”影响最大的人!

好看影视 港台明星 2025-08-05 13:57 2

摘要:2020年11月17日,嵩山少林寺藏经阁内佛音回荡,72岁的台湾省漫画大师蔡志忠缓步走向释永信大和尚,黑白相间的长发随着剃刀飘落。

2020年11月17日,嵩山少林寺藏经阁内佛音回荡,72岁的台湾省漫画大师蔡志忠缓步走向释永信大和尚,黑白相间的长发随着剃刀飘落。

2020年11月17日,嵩山少林寺藏经阁,钟鼓齐鸣,佛音缭绕。一位白发苍苍、穿着朴素的老人,在释永信的注视下缓缓走入剃度台前。那一刻,镜头前的蔡志忠,神情庄严,似乎终于找到了灵魂的归宿。

72岁的他,坐下任由僧人剃去长发,一刀刀下去,不是剪发,而是割舍。他正式受“沙弥戒”,成为一名佛门弟子。法号“释延一”。

为什么不是“比丘”?因为佛教规矩里写得清楚,70岁以上的人不允许受“具足戒”,所以只能成为沙弥。但这并不影响他的虔诚。蔡志忠当众宣誓,奉持三宝,以戒为师,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场面庄重得连游客都忍不住跟着肃然起敬。

可谁也没想到,短短五年后,整个局面彻底变了样。

一位文化巨匠,一颗老实心,献给了少林寺

蔡志忠这个名字,或许很多年轻人不太熟悉,但在六七十年代的港台,他可是漫画圈的活化石。

这人画了一辈子佛、道、儒。4岁半就说要画画,9岁立志当漫画家,15岁一个人拎着250块钱台币闯荡台北,几十年风风雨雨,成了台湾“国宝级人物”。他画的《庄子说》《老子说》《史记》《列子》《金刚经》《心经》,几乎成了经典,销往世界各地,累计卖出超过5000万册。

日本漫画横扫亚洲时,唯独他杀出一条血路。靠的是极简的线条,极深的思想,和一种“我不是画给你笑的,是画给你懂的”底气。

他不仅是个艺术家,更是个哲学爱好者。他不是嘴上说信佛,而是真下功夫的那种。他在日本画《六祖坛经》时,不敢乱画一句,因为怕误传佛法。画一页,要请教好几位禅师。

蔡志忠眼中的少林寺,不只是个旅游景点,也不是一个商业名号,而是真正的精神寄托。早在1984年,他在日本东京池袋电影院看了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就立下心愿——“有一天,我要画一部少林寺的动画”。

而这个心愿,整整埋了三十六年,直到他72岁那年,才终于剃度。

他捐了46亿,还准备把遗体也捐了

剃度当天,他对外宣布,将自己一生所藏的5000多尊佛像、全部漫画原稿,以及名下资产,悉数捐赠少林寺。整体估值高达200亿新台币,折合人民币约46亿元。

注意,这些东西不是普通资产,约九成是不能交易的宗教文物。包括历代铜佛、木雕佛像、唐卡、拓本、古籍,还有他几十年来创作的手稿。

还有什么比这更能说明一个人彻底“归依”了?

但他不止捐东西,还捐自己。他说:“我死后,遗体也捐给少林寺。可以做展览嘛,我还得给自己立块大碑,写着‘蔡志忠漫画碑’。”这话听着像玩笑,可他当时是真的站在碑前揭了幕。

旁人听得哈哈笑,蔡志忠却是认真的。他觉得,死后能葬在少林塔林,是一件“得道”的事。

更重要的是,他真的把心安在了那里。

他为少林文化还创作了整套漫画,比如《参禅步道》,讲的就是禅理。他还写了《少室六门集》《达摩禅》《达摩二入四行论》等等,全是围绕少林佛法展开。他要用自己的方式,把少林文化传播出去。

这一切的基础,是他对释永信的信任

说白了,蔡志忠信的,不仅是少林寺这块牌子,更是释永信这个人。

释永信当时在佛教界如日中天,被称为“身穿袈裟的CEO”,一手把少林寺商业化,搞成了世界IP。他会办武术表演团、签影视授权、开海外分院,还注册了少林商标。

有人质疑他“太商业”,他说“佛法也得与时俱进”。不少人骂他是“搞钱和尚”,他照样开奔驰、用iPhone,觉得“和尚也该享受现代文明”。

蔡志忠当年认他当师父,是觉得这个和尚懂佛、也懂世俗,两全其美。

但偏偏,出事的也是这个“世俗”太深的方丈。

五年后,释永信人设崩塌,震碎了蔡志忠的信仰

2025年7月,少林寺官网贴出的一则通报,震惊了整个佛教圈。

释永信因“长期与多名女性有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挪用寺庙资金、侵占资产”等严重问题被调查,相关部门介入,佛协火速注销他的戒牒,少林寺管理处撤下他的一切职务。

这事,其实早有预兆。

早在2015年,一个自称“释正义”的人实名举报过他,说他包养情妇、私生子、把香火钱拿去买房买车。当时少林寺统一回应,说“都是谣言”,还拿出什么“子宫被切除不能生育”的证明试图澄清。

但架不住年年都有人“旧事重提”,风波不止。

十年来,尽管质疑不断,但释永信的商业帝国却越做越大。甚至还传出他准备打造“全球连锁少林寺”,还与阿里巴巴洽谈数字藏经项目。

谁知,就在2025年,这一切一夜间轰然倒塌。

人被带走调查,方丈室贴了封条,释永信在佛教协会的副会长身份也被删除。他曾经说的“要让少林寺成为全球第一品牌”,如今成了笑谈。

最尴尬的,就是蔡志忠。

信的是佛,交的是人,错的是谁?

蔡志忠把46亿捐给少林寺,是因为信这个地方值得托付一切。他剃度那一刀一刀,不是仪式,而是认命。把生死都交给了这里。

可如今,“寺还在,人没了”,新方丈是谁?对他有没有承诺感?那46亿的文物、手稿、佛像、资产,还有没有妥善处理?他规划的文化传承,还有没有被当回事?

更别提,他死后是否还能葬进塔林……

这一切,没有人能给出答案。

释永信剃度时对蔡志忠讲:“出家不仅仅是离开世俗的家,更要离开烦恼的家。”可现在的蔡志忠,烦恼只怕更多。

据悉,目前少林寺由洛阳白马寺的印乐法师暂时接任住持,外界猜测,新方丈可能会“清算旧账”,包括释永信在任时所接受的捐赠、协议、文化项目。对蔡志忠那笔46亿的巨额捐赠,是继续落实?还是搁置冷处理?谁都不知道。

寺里每天照常敲钟,游客络绎不绝,香火不减。可蔡志忠要的不是香火,是安心。现在他最信任的那个人塌了,他的“安心”,也悬在半空。

他曾说过一句台湾谚语:“一枝草一点露。” 意思是,这世界每一根小草,早晨都会有露水,是老天爷赐的恩惠。

可现在,这位77岁的艺术家,是否还能等到他的那滴“露水”?

你怎么看蔡志忠这份46亿的捐赠?是信仰的悲剧,还是时代的讽刺?如果是你,你还会信任“佛门”?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来源:雪国慢车

相关推荐